猴年春节期间,《人民日报》推出的“今日谈·春节文明七日谈”,从身边点滴文明小事说起,以小见大阐明文明之于大众、社会、国家的重要性,引发社会热议。
春节期间,利用难得的假期出门旅游、走亲访友的人很多,大家也都有“文明向往”,希望给大家留下懂礼貌、守秩序、讲文明的印象,而不是成为大家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的对象。但是对文明的向往不能只是停留在春节这个特殊时间节点,而是一年四季都要如此。
文明与爱一样,作为人类发展永恒的话题。常言道:理越辩越明。对于文明而言,有很多细节容易被我们忽略,因而,文明常识需要反复说、时常讲,才能在全社会凝聚起越来越广泛的共识,让践行文明成为每一个人的下意识,如是,国家、民族整体的文明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升,社会发展的根基才能夯实好。
具体到实际,小到文明有序排队乘车、给老弱病残让座,大到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家风等等,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言一行皆文明。是的,文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而时代发展亦是依靠文明这根纽带维系。
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既然都知道文明的重要意义,那么就不应该成为“局外人”、旁观者,更不能刻意文明、虚假文明,因为文明一旦有了太多主观、利益色彩,多多少少会让人感到别扭。而搞文明花架子,标榜文明,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终究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
不要刻意文明,而是把文明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点滴文明做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请”文明,当然也属于文明范畴,但是不是自然美,有做作成分。而“偶遇”文明更像是微服私访,它没有秀的成分,不仅测试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还测试出一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毕竟,“相请”文明有充足时间准备,会做足面子功夫,容易蒙蔽大家的眼睛,而“偶遇”文明则是实打实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毕竟路遥知马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是多做文明里子,少打文明面子歪主意。
其实,文明“相请”不如“偶遇”。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做好人,行好事,这是文明的呼唤,也是时代的选择。(文宣)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