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邱泉盛 实习生 陈静静/文杨勇/翻拍
1929年,在苏区,他应广大指战员要求,冒着风险执笔写信请毛泽东回红四军。事后毛泽东称他为“军中秀才”。毛泽东还曾称赞他“在军事理论方面比我强,是我的军事顾问”。建国后,他曾任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江泽民为回忆他的文集撰写《一代儒将》书名。他就是从苏区走出的唯一福州籍将军郭化若。
时值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副馆长黄宁,重温了这段历史,了解郭化若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写信请毛泽东回红四军
黄宁说,二十一世纪初,他先后5次去北京专程拜访郭化若的夫人史翔云。每次见家乡来人,史翔云都满心欢喜,热情接待黄宁,并将郭化若将军一生坎坷与不凡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
郭化若原名郭俊英,1904年出生于福州,祖上殷实,但到郭化若这一代时已经家道中落。1925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冬天,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成绩优秀,他被推举为学员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致词。蒋介石曾两次发手令力邀郭化若做秘书,但郭化若服从党组织安排参加北伐战争,任炮兵连连长。
1928年春,郭化若受组织派遣前往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1929年春回国后,被分配到红四军。郭化若到达红四军时,毛泽东已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在中共红四军八大召开前夕,郭化若、彭祜等人以红四军指战员的名义致信毛泽东,请求他回红四军。
黄宁说,这封信的执笔人就是郭化若,虽然郭化若此次执笔请求毛泽东回红四军代表了当时党内心声,但是当时他顶住了很大的压力,冒了很大的风险,可以看出其为人非常有原则。郭化若为红四军开辟革命根据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在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方面功不可没。
“军中秀才”深谋远虑
黄宁说,毛泽东事后曾称郭化若为“军中秀才”,并向记者讲述了郭化若作为“军中秀才”深谋远虑的两个故事。
1929年11月,毛泽东回红四军主持前委工作后,郭化若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指挥军事行动。1930年9月,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到达安源后,指示已任参谋长的郭化若在工人中选择优秀者加入红军。郭化若从工人中了解到他们有爆破技术,想到部队即将奉命攻打长沙,有了爆破技术必然如虎添翼。郭化若连夜将情况上报毛泽东、朱德。毛泽东、朱德一听大为称赞,立即交代郭化若迅速从这批工人当中挑出有技术的组建一支工兵队。郭化若马上与安源煤矿工会联系,在参军工人中把会爆破技术的工人挑出来,组成了有140余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工兵队。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930年12月,红军在龙冈战役胜利后,缴获敌军电台一部,俘虏无线电人员10名,郭化若向毛泽东建议成立红军无线电队。毛泽东赞扬他:“小参谋拿出了大主意,建立无线电大队非常重要,你这个参谋长当得好哇。”
1931年5月,红军攻克建宁后,又缴获两部电台,郭化若再次向毛泽东建议成立无线电大队。毛泽东对此项建议十分重视,当夜召开前委会,决定将此事交由郭化若的参谋部具体落实。郭化若接受任务后,很快组建了红军无线电大队,下设5个分队,配属红三军、红四军、十二军、红三军团和后方建制。
但是郭化若的命运在这里发生了转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由于毛泽东再次受到排挤,郭化若也被免去红一军团代参谋长职务,调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秘书长,而后又被调到红军学校任教,不久被宣布为“托派”并开除党籍。
1932年,他又被调往红军学校担任军干部的培养工作。
毛泽东曾先后写了10封信给他
黄宁说,其实郭化若一生中最辉煌的阶段为八年抗战时期,这段时间郭化若基本上就是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是他的军事顾问。
1938年7月12日,这是郭化若终生难忘的日子,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恢复其党籍,陈云还专门写信给他。不久,陈云在抗日红军大学干部会上宣布恢复郭化若的党籍。
事实上,郭化若在出任抗日红军大学二校教育长时,就已经把自己在军事教育实践中思考的一些问题,写成一封近万字的信送给毛泽东。当时中央组织部已通知郭化若进中央党校学习,毛泽东看了郭化若的信后很高兴,当即提笔复信给他,信的部分内容如下。
化若同志:
你暂一星期内勿去党校,帮忙把红大教育工作改进一番。而后你虽去党校学习,仍请你对军事教育作我的顾问(先生),因为你懂得这项,而我是不懂的,你暂时去党校学习,不是“解除军事”,那天我已对你说了,军事需要你的地方是很多的……
毛泽东谦虚地聘请郭化若为“顾问”,这让郭化若很高兴。再次回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后的第二天,毛泽东就让郭化若就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拟一个写作提纲,多搜集一些材料,准备组织出版《抗日战争丛书》。
郭化若深知毛泽东重视战略问题的研究,因此他跑遍了延安城内的大学、图书馆,找了很多参考资料,动手写作,没几天就把成文的几个章节送给毛泽东审阅。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郭化若在毛泽东身边承担抗战丛书的编书任务,同时还要负责《八路军军政》杂志的编辑工作。
黄宁说,10年时间里,毛泽东曾先后亲笔给郭化若写了10封信,与之一起讨论军事策略。郭化若也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发表的很多重要文章,郭化若其实都有参与,为其润色。
一生经历传奇而坎坷
1947年7月下旬,郭化若出任抗大三分校校长并兼任中央军委四局局长。9月,他服从中央军委的安排,再次走向战场一线,出任华东野战军六纵副司令员,1948年出任华东野战军四纵政治委员兼党委书记,1949年2月出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上海解放后,中央军委任命郭化若为淞沪警备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5年4月,郭化若出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9月,他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由于郭化若在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对《孙子兵法》进行研究并取得巨大成果,1957年7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今译新编孙子兵法》。
1969年,郭化若被扣上“反毛泽东思想的三反分子”帽子,被撤销南京军区副司令职务,下放到合肥。这对参加革命后几次遭遇冤案的郭化若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他显得很是豁达,每天读书、练字、吟诗、种菜,倒也逍遥自在。直到1979年8月,南京军区党委作出《关于给郭化若同志的平反决定》,郭化若终于平反。1982年,郭化若还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5年11月26日,郭化若因病在北京逝世。
黄宁说,郭化若算是唯一从苏区走出来的福州籍将军,他对毛泽东乃至创建福建省苏维埃政权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 |
![]() |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4-11建阳区漳墩镇举办畲族三月三乌饭节带动美丽乡村文明建设
- 2016-04-11“爱旅游·行文明”鼓楼文明旅游宣传走进校园
- 2016-04-11关于第二季度全省质量安全文明违规记分值排名靠前施工和监理企业名单的通报
- 2016-04-11《市民文明手册》发行 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 2016-04-11文明路上的“厦门创造”
- 2016-04-08三明召开2015年度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工作先进表彰暨网络评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