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厦门社区书院:培育居民公共精神
http://wmf.fjsen.com 2016-04-12 08:38:14 杨珊珊 廖丽萍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位于白鹭洲公园的社区书院总部。 施辰静摄

  社区书院深受居民喜爱。 施辰静摄

东南网4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 廖丽萍)“走,到社区书院听课去!”每到周末,居住在厦门市思明区前埔北社区的居民小林都会习惯性地喊上邻居,一起到社区服务中心转转。女性大讲堂、健康知识讲堂、价值观课堂,还有智慧父母学堂等,这些社区已经常态化的学堂,只要是碰上感兴趣的话题,小林都喜欢凑上前听一听。

“学无止境,何况课程都送到家门口了,有些讲师还是那个领域有名的专家,可得去‘围观’一下!”对小林来说,渐渐熟悉的不仅有社区的各种课程,还有“社区书院”这个新概念。

“社区居民读书、学习、交流的地方”“为社区出谋划策的地方,让社区成为居民的社区”——正如前埔北社区墙上挂着的居民手写的“社区书院是什么”提示板所阐释的,厦门正在打造的社区书院旨在打造共同学习成长、居民协商议事、培育公共精神的载体。

去年6月18日,厦门市首家社区书院云头书院在翔安区新圩镇云头村成立,岛内外的社区书院不断涌现,至今,覆盖岛内外6区的25家社区书院蓬勃发展,绽放了各自的风采。

“基于过去各个社区原有的文化活动空间和资源进行整合,厦门打造出社区书院。”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黄鹤麟介绍道,事实上,社区书院正是厦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又一新平台,也是深化“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新载体。

整合优秀资源

共同学习成长

8日,记者走进思明区前埔北社区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四点钟学堂里,放学后的孩子们聚集在这里,或是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做作业,或是在图书借阅室里看书;走到二楼,“丝竹之声”悠扬,这里每周五下午都有乐器演奏课程,社区老年人的乐龄学堂从不失约;上午,社区里爱好时尚的老年人还在这里上“时装模特”课程,“猫步”走得格外认真……

与传统的书院相比,社区书院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不局限于看书和做学问,社区书院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平台,不管是阅读爱好者,还是热爱交谊舞、黄梅戏、合唱,甚至是手工DIY的居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小伙伴”,组成交流学习的团队。

“社区设有覆盖所有年龄层的乐龄学堂、青年学堂、蓓蕾学堂、幼儿学堂,还有‘社区能人工作坊’‘辣妈学堂’等特色学堂。”前埔北社区书记陈建萍介绍道,社区充分考虑了居民的需求,注重体验式的教育,许多课程都是在社区工作者的引导下,居民自发组织的。

在湖里区金安社区,从去年7月开办社区书院以来,社区在充分征集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先后开办了健康养生、文明素养、手工制作、瑜伽健身等36次课程,为青少年、老年人、中青年人开办了固定课程16个班次,受益学员8500多人次,征集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72条,办实事21件。

社区书院设有书院总部,作为全市各社区书院的管理中心、培训中心、资源整合中心和成果展示中心,社区书院总部主要承担课程研发、师资配送、信息共享、指导培训、监督考核等工作。

“书院总部就像一个资源库,我们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到库里选择课程,自主‘点单’。”陈建萍介绍道,去年底,由厦门市委文明办、市缔造办主办的“名家名师进社区书院”启动以来,给社区带来了更多如价值观课堂的精品课程。

群众广泛参与

建设美好家园

在金安社区,67岁的退休教师林晓鹣成了社区书院国学班的老师,以志愿者的身份,她在社区书院的平台继续发光发热。

“每周五都能在国学班的课堂上和社区的居民们分享国学知识,提升大家的文学素养,我觉得很开心。”林晓鹣说。

通过社区书院搭建的平台,喜爱拉二胡的吴海青则找到6位同样喜欢拉二胡的伙伴,并组建了一支14人的“小小民乐队”。在去年重阳节上,这支自发组成的民乐队第一次登台演出,就得到了社区居民们的称赞。在吴海青看来,通过社区书院这个平台,他的特长得以发挥,小小的梦想也得以实现,不过,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增进了居民们之间的交流,让社区生活更加融洽。

作为厦门市首批试点社区书院之一,前埔北社区书院则重点打造“参与式治理”理念,以培养居民议事协商自治能力为特色,采取“公推民选”的方式成立社区发展理事会,负责发动居民参与,收集相关意见建议,指导社区书院的课堂设置及运营管理、志愿者载体开发等。

“不能大声喧哗”“违反公约者惩罚机制”“奖励机制”……现在,在该社区爱心课堂的墙上,出现了学生自发制定的“课堂公约”。陈建萍说,孩子们自发认领责任项目,自己管自己,也在参与中实现了角色转变。

“从自家门口走出来,走进社区,共同学习成长,这就实现了从‘生人社会’到‘熟人社会’的转换,”在黄鹤麟看来,这样的转换能够推动社区居民聚在一起开展公共议题讨论,也就促使社区书院成为提高协商意识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群众的意识在慢慢改变,从小我利益更多地转向共同利益。”陈建萍说。

孵化社会服务

实现自我治理

社区书院的建设集合了多方的力量——厦门市委文明办、市缔造办主办先后组织开展了“名师名家进社区”活动,邀约了30多位名师名家到试点社区书院开坛授课;探索开展了厦门市国资委和教育系统共同参与社区书院建设,以及市直部门参与社区书院建设活动,组织动员了10多个市直部门、5家市属国有企业和20多家教育机构发挥资源优势,共同支持和参与社区书院建设。

社区书院的功能定位之一是希望能够孵化出更多的社会公益组织,让居民能够更好地服务自己。

在前埔北社区,一些全职妈妈们借助社区书院的平台,成立了“辣妈帮帮团”。 “辣妈帮帮团”的发起人刘多比说,自己已经搬到前埔北社区14年了,因为工作忙碌,之前都无暇参与社区的活动。现在,被居民们共同建设社区书院的氛围所感染,她也积极地参与到社区事务当中。

据介绍,前埔北社区目前已经成立了42个社会组织,涵盖了老中青各个人群。陈建萍形容这是推动社区书院建设的“益生菌”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在带动下参与到社区建设中。

在本月初,前埔北社区还自发组织了一场“社区书院项目评优会暨社区社会组织交流展示会”,7个社区项目脱颖而出得到了居民的“点赞”——在陈建萍看来,从学习交流,到意识协商,孵化一批有助于社区自治的社会组织、培育社区的共同精神,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引导社区走向自治。

据了解,接下来,厦门将用半年的时间,实现在全市143家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典范社区设立社区书院,社区书院网络运行逐步规范;到2017年实现全市494个村(社区)均要建有社区书院,社区书院运行机制成熟完善。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4-11建阳区漳墩镇举办畲族三月三乌饭节带动美丽乡村文明建设
  • 2016-04-11“爱旅游·行文明”鼓楼文明旅游宣传走进校园
  • 2016-04-11关于第二季度全省质量安全文明违规记分值排名靠前施工和监理企业名单的通报
  • 2016-04-11《市民文明手册》发行 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 2016-04-11文明路上的“厦门创造”
  • 2016-04-08三明召开2015年度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工作先进表彰暨网络评论员培训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