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 武夷山红园村
村里的阿姨在穿针引线
红原村一瞥
村里人虽不富有但充满幸福感
红园村隶属吴屯乡,位于武夷山市北部,与洋庄乡坑口村相邻。大革命时期是闽浙赣三省重要的根据地,因有数十年的红色革命历史,解放后,政府将原“篾竹岭里”更名为“红园村”。
红园村距离市区22公里,辖区面积19平方公里,农田1314亩,竹山12100亩,全村有7个自然村,7个小组,总户数153户,共582人,村民主要以竹山、农田种植为主。传统产业有用毛竹做原料生产白纸,古时有纸槽436张,年产纸张26万捆,计3亿张,主要销往山东、青岛、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当年朱熹送陆游的纸被就是当地所产。陆游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谢朱元晦寄纸被》——“木枕藜床席见经,卧看飘雪入窗棂。布衾纸被元相似,只久高人为作铭。”红园所产纸被名扬天下。
红园村始建于明朝,兴于清代,衰于民国之际,古时是连接温林古驿道与岭阳古驿道必经之地。村落格局坐北朝南,沿鹅风溪依次构筑,其自然景观、村庄格局和文化遗存尚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古村镇的风貌。一派“拱桥、石径、山涧,断壁、残垣、炊烟袅”的江南古村落典型面貌。明清时期盛产茶叶,是崇安当时的重要产茶区之一。由此,形成了妇女摆茶习俗,数百年以此睦邻里。敦宗亲,息争讼,弥纷争,构筑了独特的和谐文化景观,也是武夷山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列入国家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至今,红园村还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农耕文化,到了红园村随处可见农耕文化的影像和他(她)们的生活习俗,也是城里人向往的传统文化村落与乡村旅游、摄影创作的好去处。(邱汝泉文/摄)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