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写家训 忠孝后人传
家训当家宝,家风后代传
据《宋史》载,蔡襄的外祖父卢仁是一个清贫自甘、品格高尚、富有才学的读书人,蔡襄五六岁时在惠安就跟他读书识字。蔡襄的母亲卢氏常以自家门外高大的松树启发蔡襄:松树不畏寒冷腊月,依然挺拔耸立,高风亮节,你将来若成器,定要忠国惠民。枫亭还有卢氏月夜捣衣课子的传说,卢氏捣衣石至今嵌于庙宇中。
据史料记载,蔡襄奉母至孝,曾奉敕书《孝经》,书成奏御,仁宗大喜,亲用飞白大书“君谟”二字赐给蔡襄,还说:“有子如此,其母之贤可知。”特地赐冠帔给在京的蔡母卢氏。
可见,蔡襄“忠孝”的思想与其所受教育和家庭影响密不可分。
“蔡襄过世之后,后人谨守家训,并以此为荣,代代传承。”蔡元琰谈及先祖时,满脸的骄傲。
蔡襄胞弟蔡高,进士及第,调长溪县尉,爱民如子,当地瘟疫暴发,蔡高在救灾中染疫而亡。“其妻程氏一男二女,皆幼,县人哀其贫,以钱二百千为赙,程氏泣曰:吾家素以廉为吏,不可以此污吾夫,拒而不受。”欧阳修在蔡高墓铭中,称赞其能“以惠爱其县人,而以廉化其妻妾”。
蔡襄次子蔡旬娶妻也尚信义,不索嫁妆,不嫌清贫,反对铺张浪费,亲往迎回,一时传为佳话。蔡襄曾孙蔡橚,“宰龙岩时,视事之睱,模仿祖蔡襄守福州时《教民十六事》之意,作《劝俗正本十五条》”。
家训当家宝,家风后代传。蔡襄家族子孙后裔在宋代近200年的八代传承中,英才辈出。宋代的蔡襄后裔,除了22名进士外,还有76人出自叙荫、封赠、举荐的各级官员,尤其是从家族的第3代至第7代先后有10人任过知州(知府、知军),其家族也被誉称为“五世十知州”。
“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世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自低。”蔡元琰说,这是蔡襄在塔斗山读书时所做的《咏松诗》,他经常念给孙儿听,期盼后代能谨记家训,立志成才。
责任编辑:康金山 |
相关新闻
- 2016-03-30以文明还“清明”本色
- 2016-03-30“文明清明”理当带上核心价值观同行
- 2016-03-30惠安召开2016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第一次点评会暨项目推进会
- 2016-03-30武平县委文明办扎实做好扶贫攻坚入户走访
- 2016-03-30芗城区开展“文明祭祀 绿色清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 2016-03-30南平市建阳区倡导文明清明突出绿色环保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