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各地将陆续迎来清明祭扫高峰。据《新闻晨报》报道,今年清明期间,上海市预计有884万人次、87万辆车次出行祭扫。为应对即将出现的扫墓大军,全市各区县将及时开通墓区专线车辆,服务市民祭扫。同时,相关部门还发出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市民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不在禁火区域烧纸钱、燃放鞭炮。
笔者认为,发起这种倡议非常及时,也相当必要。清明祭扫,可以说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时节通过祭扫的形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已经成为国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重要的精神寄托。尤其是近年来清明节纳入法定节日,倡导文明祭扫更已成为节日文化的重要元素。然而年年过清明,却未必都“清明”,其中也折射出了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近年来,把扫墓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排排场场等不文明方式屡见不鲜。比如,尽管各地三令五申禁止燃放鞭炮、燃烧纸钱,仍有人对此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更有甚者将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风水先生、巫婆神汉等重操旧业,装神弄鬼,搞得乌烟瘴气;有的在祭祀冥器上搞起了“现代化”,过去的纸人纸马、聚宝盆、摇钱树之类,如今都已升级换代,给先人烧苹果手机、高档轿车、“小蜜”,希望其在九泉之下可以“过得更好一点”;有的祭祀讲风水、比排场、摆阔气,大操大办、大吃大喝、吹拉弹唱……这些不文明的祭扫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带来了安全隐患。有调查显示,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是我国火灾事故的高发期,其中很多火灾是因扫墓行为不当造成的。此外,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浪费也同样惊人。
有观点认为,这样做是“古已有之”,是不忘“本”,但细细推敲,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在笔者看来,习俗是文化的沉淀,固然值得尊重,但也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些“本”不能忘,有些“本”必须忘,如趁扫墓大肆敛财、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烧香烧纸、焚化纸币、污染环境、引发火灾等,是必须忘却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封建迷信思想已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理应被忘却。改革传统祭扫的弊端,让思念与文明同行,必将成为清明节的主旋律。
清明,烙印着中华文化的特有意义。它至少体现着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历书》上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其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慎终追远,祭扫亲人,在对故人的追思中珍惜时光,珍爱生命,积极面向未来,起着潜移默化的熏染之功。前文所述这些问题,显然离清明节的本质相去甚远。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方式,才能让文明祭扫蔚然成风?笔者认为,应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向不文明祭扫行为告别。这需要相关部门群策群力,采取有效措施,在全社会营造文明环境,不断探索创新文明祭扫形式,还清明节以最初本真。
比如说,破除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可以提倡鲜花祭奠,以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可以用植树纪念、书写卡片、家庭追思、居家祭扫、社区公祭等多元、现代祭扫方式缅怀亲人;可以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习俗,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虚拟空间,上传生平事迹,使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用更加环保、健康、低碳、文明的方式进行表达,进而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逐步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的方式上来。同时,也应当树立环保意识,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总之,清明祭扫,对先人的思念无穷无尽,缅怀亲人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某一个节点。更重要的是,在缅怀逝者的同时,对生者多一分关心。如果真能明白孝道,真正理解传统价值,就应该省去日后的奢华祭祀,用在改善健在者的生活品质上。
清明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清明是一份传统,更是一枚图腾。让我们像今年春节实现烟花“零燃放”一样,把文明祭扫放在心中、抓在手上,做到像敬畏祖先一样尊重文明,弘扬社会新风尚,过一个清清朗朗的清明节。或许,比起烧纸钱放鞭炮,文明祭扫会是一件更加“走心”的事。(王宗双)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