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祭祖时 文明扫墓要常思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踏着春风的节奏,悄然而至。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据传是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互相仿效,在这天祭祖扫墓,经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既然是文化遗产,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祭祖扫墓也无可厚非,重要的是要提倡文明祭祖,公德扫墓。近年来,笔者耳闻目睹了一些清明祭奠的不文明现象,深感不安。
一是车水马龙,造成交通堵塞。清明小长假期间,浩浩荡荡的扫墓大军,向郊区、向农村涌去,有的驾驶员,争先恐后,见缝插针,极易导致塞车,甚至引发交通事故。二是烟花鞭炮,导致空气污染。人们在扫墓时总免不了要燃放一些烟花鞭炮,有的甚至比高低、赛气魄,看谁的烟花鞭炮放得多、冲得高、响得久。在城区公墓山造成空气和噪音污染,而在农村墓地,往往杂草丛生,树林繁茂,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对消防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三是乱扔垃圾,影响环境卫生。成群结队的扫墓人,带上贡果、食品、矿泉水、易拉罐、塑料袋等七七八八的东西,食用或祭奠之后,随手乱扔,铺天盖地,对环境卫生整治造成不小压力。
根治这些脏乱差问题,不是没有办法的。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明意识。要知道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一言一行树形象,一举一动见文明,只要人人树公德,个个讲文明,社会风气和生存环境就会清朗明净。其次,各级政府可同时出台一些管理机制和乡规民约,来制约不文明行为。人都有面子,不想挨批评,不想被处罚,久而久之,那些不文明的人和事就会渐渐地销声匿迹。其实,最主要的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祭奠先人,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在心里祭奠,在心里真正为逝去的亲人留下一席之地。比如写祭文、赋诗联等形式,都是最好的纪念方式。(彭强辉)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