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落梨花雪满庭,今年又是一清明。”清明,是一个怀念的节日,更是一个感恩的节日。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途中因饥饿乏力而晕倒,追随他的介子推为保其性命,挥刀从自己腿上割肉烤熟给他充饥。重耳成为君主后,将介子推去世的日子命名为寒食节(即现在的清明节),并举国哀悼。
清明节祭奠先人的背后,其实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感恩”文化。“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是《诗经·小雅》中的几句诗,可能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扫墓的诗句。儿女在父母的坟前,看到芳草凄凄,很自然地想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难:“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祭奠祖先、故人,就是源于后人这样一种自然的反哺、报恩的情感。清明节是我国儒家文化中“以孝为先”的集中表现,我们在悼念逝者的同时,应学会感恩和珍惜。
反观当下,祭品“推陈出新”,由过去的纸币、聚宝盆、摇钱树升级成为iPad、豪车、别墅、美女、仆人,低俗化倾向明显,且存在互相攀比现象,美其名曰让先人在九泉之下“过好些”,实则是对先人的大不敬。这是对“祭之以礼”的误读,误以为只要做好形式,就是完成了祭祀礼仪。然而,形式化祭扫,忽视了祭祀文明本质,不仅使清明祭扫活动现场火光冲天、纸钱乱飞、烟雾弥漫,破坏了祭扫活动本该有的庄严肃穆、沉静文明的氛围,且严重污染环境,浪费了资源,还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致使清明时节“火纷纷”,破坏自然生态。
饮水思源、不忘恩情,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德。“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认知现在、砥砺前行的应有态度。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祖辈先人的恩德,也不应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更不应忘了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和流血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珍惜眼前人,勿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清明节里尊亲敬祖、崇宗重嗣的传统习俗,是因为孝道是中国百姓最主要的伦理观念之一。养老送终、上坟拜土、祭祀祖先是古代生儿育女的价值所在。然而,我们提倡的孝道是亲人在世时的赡养、照顾、关爱和体贴,而不是亲人去世后隆重的葬礼、高大的陵墓和扫墓的铺张。不管你工作有多忙,请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双鬓已白的父母,每一天给远在家乡的亲人送上一句问候。
清明节承载着“感恩”文化,清明节也是一个感恩节,打开清明祭祀的正确方式不能没有感恩。(魏正雄)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