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文明网读过许多篇《好人365》中国好人的事迹介绍,其中大多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往往是托起邻里和谐的点。如“好干部”陈振,27年扶危助困成立家庭联盟 带领千人团队播撒公益火种;又如“好老人”许生智,对孤寡老人、高龄老人、瘫痪病人,他都是主动上门服务。无论谁家遇到困难,只要他知道,即刻上门,手到“病”除。他是惠农区矿中社区志愿服务队里的“志愿服务大忙人、助老助残大明星”,也是大家眼中的活雷锋……
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在许多表现中华传统邻里美德的俗语中,我们可以随便信口道来,如“远水救不了近火”、“邻居失火,不救自危”、“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家不和,外人欺”等等,这种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道理大家都懂。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着宽裕的居住空间和繁华的都市生活的同时,却失去了温暖的邻里情谊和助人为乐的传统品质。在不少城市现实的社区生活却是,同一幢公寓里的住户,日日相见,却形同陌路,防盗门一关,彼此老死不相往来。这一种缺乏沟通的邻里关系,导致的结果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以至于媒介上常可读到,诸如邻里遭遇盗窃等不幸时,本应同仇敌忾的邻里对门们,选择的却是赶紧掩门闭户,冷眼袖手于外,如此恶性循环,邻里之间的关系岂能不变得日趋冷漠!生活就如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爱它,它也同样回报你热情!就如冯骥才在他一篇《公德》的文章中说的那样“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好主任”魏凤和,这位私企老总5年带头打造“雷锋小区”构建新型社区邻里关系。从2011年起,魏凤和每年在小区内主持召开小区邻里节大会了,每年都为小区内金榜题名的大学生赠送手提箱子;向为小区做出特殊贡献的业主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他希望通过这种小区居民一家亲,聚在一起吃家宴、邻里守望,互助相帮的方式打破高楼铁门之间的隔阂,增加邻里间的联系和感情。原来,现在小区内很多都是上班族,大家都是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互相认识,同时,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楼铁门保障了居民的生活安全,但是也拉远了邻里之间的距离,有的住了十多年的对门邻居,互相都不知道姓什么,所以魏凤和希望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从而形成小区邻里一家亲的良好生活模式……一个被弃管的小区,在魏凤和的带领下,小区宣传自治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受到了各界的关注。而在另一则事迹中,“好邻居”谭悦华,在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街道星河社区的交通监理宿舍院,年过八旬的老大娘谭悦华住在一栋居民楼的一楼,双腿残疾的母子俩刘树青和苏铁星住在另外一个单元的一楼,两个家庭只隔着一面墙。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家庭,却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联系在了一起。十几年来,谭悦华主动担负起了义务照顾母子俩饮食起居的任务。她虽然自己身体也不好,但仍然坚持每天5点多起床,为刘树青母子买上一天所需的蔬菜、水果,给他们送去,顺便打扫一下卫生,把前一天的垃圾倒掉。无论刮风下雨,她从没有间断过,用别样的邻里亲情,演绎了一曲感人的爱心赞歌。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3-24邵武市实施“三大”工程 助推文明旅游城市建设
- 2016-03-24厦门:创文携手“动漫+” 把文明理念植入民心
- 2016-03-24闽侯县开展“文明餐桌”集中宣传活动
- 2016-03-24大田县:举办公民道德论坛及文明信息交流会
- 2016-03-24福建召开文明旅游工作联席会议 部署文明旅游工作
- 2016-03-24三明市召开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