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要闻 > 正文
泉州众多爱心人士捐助贵州 在偏远山区建起多座校舍
2016-03-14 15:25:11 来源:泉州网

泉州众多爱心人士捐助贵州 在偏远山区建起多座校舍

黔东南大山深处 泉州民间大爱播撒希望

■多年来泉州众多爱心人士捐助贵州,在偏远山区建起多座校舍

■2012年至今,仅一位扎根黔东南的泉州人经手的咱厝善款达30多万元

  弄团小学凝聚着泉州人的爱心

3月5日是志愿者日,傍晚贵州黎平县洪州镇救寨下起了雨,志愿者老潘心里焦急万分:这两天泉州来的志愿者要进山,雨一下这路可怎么走啊?两天后,泉州真情在线公益组织募资援建救寨的小学将举行落成竣工仪式。村民把这所希望小学叫做泉州真情小学。

老潘是泉州人,已是花甲之年,2008年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后,因为一个公益项目来到黔东南。这些年来,泉州民间公益团队对黔东南的援助,大多通过老潘实施。老潘说,2012年至今,他经手泉州爱心人士援助贵州黎平、从江的爱心款项达30多万元,大部分用于捐建山区学校,把最大的希望留在山里。□泉州网-东南早报记者林加华 文/图

  孩子们穿上新校服走进新校舍

泉州真情小学落成

幸好雨停了。3月7日上午10点,泉州真情在线的志愿者和企业家代表来到救寨。在寨口,村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唱起祝酒歌,热烈欢迎志愿者和企业家代表。

翻新后的校舍是两层木楼,窗明几净,全新的课桌椅,孩子们欢快地笑着。村民介绍,原来的救寨小学是一所近50年的旧校舍,随时可能坍塌。去年10月,泉州真情在线公益团队实地走访,发起捐款,募集了12万元,翻建校舍,盖起了全村最好的厕所,操场铺上水泥,篮球架、乒乓球台等运动设施配备齐全。

“没有泉州的爱心人士,我们哪里敢想象在这么好的校舍里上课啊。”校长满怀感激地说,救寨地处偏僻,全村千余人,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学校有120多个学生、6个老师。三四年来,泉州立成小学的同学们用零花钱对口帮助一个老师,让老师安心教学。这次贵州之行,志愿者又给学校带来了电教设备、新课桌椅、餐桌,让这所偏远村寨小学有了大山外面的气息。爱心企业为学生带来了量身定做的校服,穿上崭新的校服,孩子们欢呼雀跃。

在落成仪式上,学校安排一个特殊的环节——泉州真情在线志愿者为救寨小小志愿服务队授旗。泉州真情在线公益团队外联组组长林克新说,希望20名小小志愿者自强不息,在成长的路上用真情传递希望,给更多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弄团小学校舍由泉州爱心人士捐建而成,孩子们终于可以安心上课了。

弄团的渴望

弄团离黎平县九潮镇15公里,有一半路程是土路。寨子里唯一一条水泥路是从山脚到弄团小学一段70米长的小路,由泉州爱心人士捐建。弄团小学也是泉州爱心人士筹资翻建,两层楼,每层两个房间。

贺老师是弄团小学唯一的老师,学校有20个学生。他说在弄团小学看到的,都是泉州人的爱心。全村原来没有通电,泉州人的爱心捐资让学校有了太阳能发电;之后泉州的爱心人士促成弄团全村通电。

为了让弄团脱贫,泉州爱心人士在学校旁捐建一座房子,想办榨油厂,让村民们用村里的特产榨油,如今厂房和设备都齐全了,就等着开工。

老潘回到寨子里,这一天就跟过节一样,村民们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全村人煮大锅饭,还特意杀了一只鸡,聚餐欢迎老潘。“路要是修不起来,这么难走,还得一直穷下去。”七八个年轻人围着老潘,大家商量修路的事。“弄团要想富起来,就不能一直靠爱心人士帮助。”

“天道酬勤,我们这么拼,一定能脱贫致富!”小徐今年32岁,是村里公认最能吃苦的小伙。2012年老潘刚来弄团,小徐找到老潘,说他家还欠学校50元学费,想请老潘帮忙。几年来他四处打工赚钱,房子翻建了,还买来大彩电和音响,晚上他家门口就成了全村人的卡拉OK场。他买来全村唯一一辆拖拉机,一到农闲就去拉木头,每天都能赚到钱。春节一过,他花了1000多元,到附近几个镇的农贸市场跑了一趟,了解市场行情,盘算把村里的蔬菜运出去卖,增加村民们的收入。花了那么多钱,小徐说值得。

喝了几口酒,老潘低下头,过了许久,他抬起头说:“弄团的希望在这。”他指了指学校,又拍了拍身边小伙子的肩膀。

  贺老师是弄团唯一的老师

(来源:东南早报)

其它热图

思明:借“互联网 ”营造全民诵读文明新风

闽开展“邻里守望•情暖八闽”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榕城首现“爱心墙” 若需要墙上衣服可免费领走

警校携手做“护绿使者” 共植树400余棵

永春59岁老护林员扎根林场36年 森林就是他的家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