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胡玉荣,原福建宁德寿宁县丝绸厂下岗职工,助人为乐。下岗的她倾尽20多万元助学行善。十几年如一日,她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好事。2015年12月荣获福建好人。
胡玉荣出生于寿宁县斜滩镇的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家境贫寒,胡玉荣在半工半读中度过了三年高中生活,放弃高考进入寿宁县丝绸厂当了一名工人,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多次受到表彰。然而,由于管理、市场变化等原因,1992年,寿宁丝绸厂倒闭,胡玉荣也随之下岗了。为了生计,她四处打工,到中学代课,到工地扛水泥、拉板车、挑砖块……
一次,胡玉荣在吃扁肉时发现,加工饺子与扁肉皮有市场。她开始拜师兼自学。但是在水与面粉比兑上,胡玉荣栽了不少跟斗。看着一次次的失败,朋友都劝她放弃,另外在寻找工作,可胡玉荣又犟上了。看着整桶的面粉倒掉又心疼,胡玉荣哭了,擦干眼泪再重新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倔强的胡玉荣不仅摸出了门道,还凭借自己丝绸厂机修的底子成功摸索出了用机器生产饺子皮、扁肉皮的技术,这在当时的闽东尚属首创。1996年,胡玉荣面制食品加工坊终于开办,生活也因此出现了转机。
随着面制品作坊渐入佳境,胡玉荣开始“经营”另一番事业———助学行善。备尝生活艰辛的她总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困境中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希望。“把钱像肥料一样撒出去,帮助别人,才有意义”、“孩子,不要担心,有阿姨在,你不会失学的!”这是她对许多寒门学子的承诺。小女孩小陈的父亲患有严重肺痨病,需要一大笔治疗费,哥哥在外地上学更需要花费一大笔钱。而祸不单行的是,母亲在一次意外中摔断了手。陷入困境的小陈从传闻中得知胡玉荣是有名的“助学阿姨”,就抱着试试看的念头给她写了一封信,把胡玉荣感动得直掉眼泪,从此她有多了一桩心事,每次给资助的2名职业中专学生送生活费时,总会把小陈的那一份一起寄放在门卫处。小陈也像其他贫困生一样高高兴兴的走进课堂,继续学习,圆了上学梦。
2000年起她开始定期资助贫困学生,迄今已有30多名贫困生在她的帮助下顺利读完大学,目前每年仍在定期资助7名大学生就读,她每人每学期寄给他们1000元—2000元不等的学费和每月200—300元不等的生活费,这相当于她辛辛苦苦干一个月的收入。每个月10—15号,是胡玉荣的汇款时间,每次,她都要在家将一叠叠的银行汇款单事先填好,然后拿到银行去办理。几年下来,好几百张汇款凭单叠成厚厚的一堆,凝聚着胡玉荣的浓浓爱心。胡玉荣曾说过,她不要受资助的孩子们的任何回报,只希望等他们有能力了,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08年10月,胡玉荣又将多年的积蓄和这几年政府奖励给她的奖金共计14万元捐给了县总工会,作为“爱心助学基金会”的启动资金。她的想法是,趁现在身体还行,尽量省吃俭用节约点钱,放入基金会中,等到老得不能干活时,还能用这笔钱接着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胡玉荣洒向贫困学子的广博的爱,正成为他们茁壮成长的养料,滋养着他们贫穷但追寻希望的心灵。
2006年8月,“桑美”台风冲毁了寿宁托溪乡洋尾村等地,胡玉荣立即购买了大米和粉干,借了辆皮卡车前去赈灾,开销1万多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她4次捐款共计4000元。3年前她买了辆QQ车,除了送货,就是像110一样,随时用于运送小孩、老人等。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