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监督 > 正文
电摩违法按摩托车处罚引热议 榕警方:有法可依
http://wmf.fjsen.com 2016-02-22 09:05:42 陈超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2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超)2月2日,福州市民郑先生骑一辆超标电摩,载人经过六一路与二环路交叉口时,被交警拦查。因存在4项交通违法行为,他被处罚800元、扣26分处罚。警方介绍,依据相关法规,电摩属于轻便摩托车,因此参照摩托车进行处罚。

此事见报后,引起市民热议。有市民表示,处罚是否太重?还有市民咨询,过去电摩违法一般只罚款,参照摩托车处罚较少见,警方此次处罚依据是什么?昨日,海都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为何参照摩托车进行处罚?

警方:电摩不符合电动车技术要求

在一些市民的观念中,电摩属于非机动车,而摩托车才属于机动车。市民不解:电摩违法为何要参照摩托车标准进行处罚?

对此,警方人士介绍,道交法明确规定,“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据介绍,在《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中,“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对轻便摩托车的定义为“无论采取何种驱动方式,其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50公里/小时……不包括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20公里/小时的电驱动的两轮车辆”。

由于不少电摩(即超标电动车)不符合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要求,属于轻便摩托车,具备机动车特征,警方因此按照摩托车标准,对其进行处罚。

此外,《福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也明确提出,电摩不符合国家针对电动车设定的技术标准,无法依据该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此前电摩违法多罚款,依据是什么?

警方:依据省、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

有市民指出,过去执法中,交警针对电摩违法,大多只罚款,依据又是什么?

对此,警方人士表示,2014年8月1日,《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实施,全省范围禁止超标电动车上路,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允许各地设置过渡期。该办法规定,过渡期内,超标电动车上路的处罚是罚款100元,过渡期届满后,处200元罚款。目前,福州市针对超标电动车的过渡期已结束,较为常见的处罚是罚款200元。

除罚款外,若骑手没有随身携带购车发票或者相关证明,交警会以来源不明、涉嫌盗抢车辆,依法暂扣超标电动车。

同为电摩违法,处罚有轻有重?

警方:标准不同,都是依法进行

同为电摩违法,处罚为何有轻有重?针对市民的这一疑问,警方人士表示,因标准不同,才会有两种处罚,但都是依法进行。

类似情况还有针对货车超载违法的查处,若是警方依据道交法执法,处罚是扣分加罚款;若是道路执法部门,依据道路运输相关规定执法,处罚则是罚款。

警方介绍,电摩违法参照摩托车进行处罚,并非首例。2014年8月,福州仓山战备路,一辆电摩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随后,电摩骑手被查出血液中酒精含量高达410mg/100ml。经鉴定,涉事的电摩符合轻便摩托车技术参数,骑手被依法刑拘。


此次处罚为何这么重?

警方:当前是专项整治期

昨日,警方人士介绍,根据省交警总队要求,1月11日至2月10日,为保障春节期间交通安全,全省交警针对电动车、电摩交通违法开展专项整治。

该人士表示,虽然福州市早已实行电摩禁行,但电摩上路仍屡禁不止,因此在专项整治中,他们依据道交法对违法电摩进行查处。他还指出,针对电摩的监管,需要从生产、销售环节开始就形成一个长效监管机制,单靠交警一个部门无法彻底遏制。

□律师建议

处罚有统一标准更能令人信服

昨日,海都记者也就此事咨询了法律人士。

福建闽君律师事务所卓文彬律师表示,电摩违法上路,警方严格执法没有错,但在执法中,也应按照统一标准,被处罚的当事人也能信服。此外,交警在拦查超标电动车时,判断一辆车是否达到轻便摩托车的标准,也不能仅靠现场肉眼判断,还应进行检测,或交由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确定达到了轻便摩托车的标准后,再进行处罚。

     注:该言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未经本网调查、核实。
责任编辑:金婷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