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道德建设> 道德评论 > 正文
恪守道德底线 做有温度的媒体
http://wmf.fjsen.com 2016-02-02 11:12:23 风雨 来源:芜湖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1月17日,一则《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18日,泰兴市教育局公布调查女老师监考猝死的情况,官方称,学生不太可能会发现且冷漠对待。(1月19日中新网)

媒体之所以使用这样一个标题并得出孩子“冷血无知”的结论,是源于一位考生家长对女儿谈到监考老师猝死时语气和神情轻描淡写而又漠不关心的情境的表述。如果家长没有撒谎,我们当然可以由此认为这个孩子不够热心,对老师、对生命不够尊重,也可以批评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但是在没有掌握足够事实的基础上,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给全班的孩子扣上“冷血无知”的帽子,甚至因此上纲上线来抨击整个教育体制。

通俗地讲,新闻就是传递真相。那群孩子是不是真的“冷血无知”,这是看到这条新闻后,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好在新华社记者在深入采访并反复核实后为我们揭开了迷雾。当日,吴姓女教师在监考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当时没有明显动静。孩子们发现之后,立即喊来老师,大家一边紧急施救,一边打120并尽快送往医院。由此看来,吴老师的猝死纯粹是个意外,用“冷血无知”这个词来形容这群孩子,不仅忘记了媒体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社会责任,也是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全盘否定,这显然有失公允。

媒体为什么要使用《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这是一个新闻标题,无外乎有两种可能,一是采访不够深入细致,审稿把关不严,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二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关注度,故意违背事实真相。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媒体发布这样的报道显然是一种十分不负责任的行为,丧失了一个媒体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获取资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因此变得十分激烈。而为了争夺读者,也为了更有利于自身发展,媒体讲究一点经营策略和报道技巧,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何时,媒体都必须恪守这条底线,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让自己变得“冷血”,而是要在报道中尊重新闻事实、尊重相关当事人,摈弃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的浮躁心态,用理性而又平和的笔墨采访报道,即便是批评或抨击也得掌握分寸,有理有据,做有温度的媒体。(特约评论员 风雨)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