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道德建设> 道德评论 > 正文
见义勇为接受酬谢和宣传报道不冲突
http://wmf.fjsen.com 2016-02-02 11:12:22 宋婕妤 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不久前,上海商人吴坚在长沙乘坐135路公交车前往火车站途中,突发心脏病。司机等将其护送到附近医院,并帮忙办理住院手续。吴坚经过抢救脱离危险,出院后他先后带着感谢金来酬谢曾经帮助他的公交司机,但是司机朋友婉拒了1万元酬谢金。有家媒体记者认为,好在见义勇为者没有接受酬谢,否则就不值得报道。(1月19日华龙网)

本来见到公交车上有乘客突发疾病,司机带领乘客尽力相救,彰显了我们社会“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的美好情怀,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然后作为当事人,事后拿着钱去酬谢帮助他的人,本来也是出于一份难能可贵的感恩情。可是有的媒体记者却认为如果当事人收了患者的酬谢,就不值得报道了,因为见义勇为的意义打了折。

见义勇为收了人家的感谢,见义勇为的意义真正的变了吗?笔者不以为然。只要不是施救者索取,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虽然如今救人者并没有收取人家的感谢费,更加说明他的道德水准较高,认为见义勇为是他天经地义的责任,救人是自愿的行为,又没有在救人的过程中失去什么,所以不愿再接受酬谢金这本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人猜忌见义勇为者可能有所顾虑,考虑到接受酬谢后会被猜忌见义勇为的动机,或者影响媒体的报道,所以才断然拒绝。笔者觉得,见义勇为者对于酬谢无论哪种心态,都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之前他(她)已经用行动为见义勇尽责了。

很多时候,我们从报道见义勇为的新闻中,接受受助者酬谢的见义勇为者真不多,有的记者甚至在报道前就要问清楚,见义勇为者接受了当事人感谢没有。笔者觉得,其实编辑记者这样的想法也有点问题的,接不接受见义勇为酬谢,和当时他们见义勇为已经没有必然的联系,也不影响他们的见义勇为的英雄行为,所以,不要认为接受了当事人的酬谢,境界就低了。要知道,英雄也有妻儿老小,也有家庭,当他们为见义勇为付出的同时,也可能面临着危险,但是只要不是在见义勇为之前索取,事后人家真诚的感谢,也就没有必要用报道去苛求他们。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