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监督 > 正文
文明创建暗访团关注背街小巷 捕捉不文明镜头并敦促整改
http://wmf.fjsen.com 2016-01-29 11:43:29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整洁的城市主干道,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展示着厦门的良好形象。但是,在一些背街小巷,市民总能见到一些脏乱差现象,有的日积月累,甚至成了卫生死角。这些乱象犹如不和谐音符,影响着市容环境卫生,也成了市民群众的投诉热点。

本月,市委文明办和厦门日报社联合组建的“文明创建暗访团”将镜头对准背街小巷的市容环卫问题,根据掌握、搜集的群众投诉热点,分赴岛内外六个区,捕捉不文明镜头,并敦促整改。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 薄洁 林路然

在走访过程中,“文明创建暗访团”注意到,背街小巷的“藏污纳垢”现象不容小觑。在岛内一些小区楼宇附近,距离城市主干道只有百来米,卫生环境却是天差地别,绿化带里散发出阵阵恶臭,垃圾遍地,就算是在大白天,老鼠也肆无忌惮地乱窜,存在管理真空。在岛外,背街小巷的绿化带“受伤”也不轻,污水、烟头、垃圾袋等成了绿化带里的“常客”;沿街店家的占道经营现象也颇为严重,一些小区周边的店家甚至将物品摆放在人行道上,挤占了大部分人行道,行人只能走到机动车道上。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岛内还是在岛外,一些店家落实“门前三包”的意识薄弱,将店门口的绿化带、窨井等变成了垃圾堆;店家将餐饮污水往窨井里排放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餐饮店将满是油污的废水倒入窨井,久而久之,窨井盖上布满油垢,散发恶臭。

摊贩将售卖的衣服摆到轿车的车身上,影响市容市貌。


【征集令】

加入“文明随手拍”

曝光身边乱象

乱扔杂物、损坏花草树木……您身边是否也有不文明行为?欢迎您加入“文明随手拍”行列,一起来曝光身边的乱象。您可以拍照并注明时间、地点等信息发给本报微信公众号“厦门日报”或@本报官方微博“厦门日报”等多个平台(请注明“文明随手拍”)。

如果您对整治不文明行为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拨打本报热线968820 反映。

曝光台

镜头1

垃圾桶倾倒,垃圾散落在地上。

绿化带上散落垃圾

店家往窨井里倒脏水

地点:思明区金桥路、石亭路

记者观察:距离主干道湖滨北路不到500米的金桥路米兰春天小区楼下有一排店面,周边环境卫生十分糟糕。店家将垃圾桶放置在绿化带上,散发出阵阵酸臭味。垃圾桶旁,一只老鼠正在觅食,石阶上还有老鼠屎。草地也变得面目全非,黄土裸露,散落着竹签、垃圾袋等。一些店家为了方便,把衣物、鞋子放在绿化树木上晾晒;一块不到1平方米的绿化带上竟然有近30个烟头。

金桥路与泰兴路交叉路口有一堆土头垃圾,散落在路边,无人清理。

石亭路109号往里走,沿途有两个窨井盖都已沾满油污,井盖周边水渍未干,看得出刚刚有店家往里面倾倒了脏水。石亭路上不时能见到烟头、垃圾袋、废弃物等。


镜头2

店家把各类物品堆在人行道上。

垃圾随意丢弃

人行道被“霸占”

地点:湖里区枋湖西一里、江浦路

记者观察:上午10时,枋湖西一里的路面较为干净,但行道树下仍留着被丢弃的豆浆杯和饭盒,绿化带里也残留一些纸屑垃圾。街边店面陆续开门,有的把衣架搭在人行道上,挂出五颜六色的衣物;有的把垃圾打包扔在绿化带旁,不到10米的路面上,出现了5包垃圾。

中午1时,江浦路的两侧放置着4个脏乱破旧的绿色垃圾桶,垃圾桶的盖子或被打开,或已丢失,与整洁的路面形成强烈的反差。在江浦路紧挨居民区的一段,废弃柜子、纸箱等大型垃圾被丢弃在树下。小区食杂店将油米、鸡蛋、日用品摆放在店外,用塑料框、麻布袋占据人行道,使食杂店的店面一下子“扩大”了。行人遇到如此“霸道”的店面,也只能绕道了。

镜头3

打牌的人随意丢垃圾,弄脏了小广场。

烟头垃圾乱扔

广场变成“大花脸”

地点:海沧区沧裕路、刘山中路

记者观察:沧裕路的保洁工作比较到位,卫生状况总体良好。沧裕路与海达路交叉路口有一个小广场,一到下午时间,不少居民聚集在大榕树下打牌,但有些人打牌打得火热,手头上的烟头、垃圾袋就顾不上了,被随意扔在广场的地面上。不一会儿,原本洁净的广场就变成了“大花脸”,有碍观瞻。

年关将至,沧裕路上的一些店家将对联等物品摆上了人行道售卖,人行道被占去了大半,给行人通行带来了困扰。有的小摊贩将售卖的衣服、运动鞋摆到了小轿车的车身、车顶,影响了市容市貌。

在刘山中路,道路破损、路面积水的问题比较突出,坑坑洼洼的积水弄脏了过往行人的鞋子、裤脚。


镜头4

店家当街泼洒污水。

店门口卫生差

污水当街泼洒

地点:集美区塘埔路、岑东路

记者观察:店面“扩张”到人行道的现象,在塘埔路一带比较突出。塘埔路上的一家蔬菜店,不仅在人行道上摆了十几个泡沫箱,还在行道树旁放了几个塑料筐,路面上散落着烂菜叶等垃圾。沿着塘埔路往里走,人行道被占的现象更加突出,其中一家日用品杂货铺将货物都摆上了人行道,行人只能绕道而行。不少店家为了图省事,将快餐盒、垃圾袋等直接扔在行道树的树坑里。

正逢午餐时间,岑东路一带的小吃店生意红火。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后,食客撕开一次性筷子的塑料套,直接扔在地上,风一吹,塑料套、纸巾四处散落。沿着岑东路,地面污水横流的现象屡见不鲜。正当路人避让污水之时,一名店面经营者竟拿着一盆污水往路面用力泼洒。

镜头5

居民楼外墙上挂着巨大的广告牌。

招牌随意摆放

街面成店家厨房

地点:同安区大横街、松柏林街、市场街

记者观察:在大横街路口,居民楼的外墙上挂着三幅巨大的广告牌,阳台、窗边还零星分布着小广告牌。街巷内,售卖坛坛罐罐的店家将货品摆放在店门口,不时有电动车、摩托车从瓷坛旁快速驶过,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发生碰撞。

在松柏林街上,沙县小吃的招牌被放在路中央,离店面足足有两米远。手机店、美甲店、食杂店也纷纷把广告牌摆上街面,严重影响了行人和车辆的通行。日用品店和鞋店或挂上红灯笼,或摆上货架,“扩充”经营面积。

在市场街上,路旁的小吃店俨然将街面当成自家的厨房,不但将桌椅摆到马路上,还把洗菜池、煤气罐搬上路面,店家就地清理食材。这样一来,地上不仅遍布锅碗瓢盆,还散落着鱼鳞、菜叶和厨余垃圾。


镜头6

建材杂物“霸占”人行道。

土头杂物乱堆

绿化带破损严重

地点:翔安区下曾路、新店朝新路

记者观察:在下曾路路口,石砖、木板、铁皮等建材杂物完全覆盖住人行道。在马路对面,居民将清洁桶、拖把和纸皮垃圾放置在绿化带旁,绿化带里的灌木被破坏。

再往里走,道路一侧的人行道不时被建材占据。不锈钢加工部将不锈钢框架搬上人行道,挡住了行人的去路。东城合院小区旁,人行道上又“躺”着数十个用绳子捆好的石砖堆。在道路另一侧,铁栏杆旁边的绿化带“秃”了一大半,好不容易冒头的植物还被纸屑垃圾盖住了。

在新店朝新路与新兴路的交界处,泥土黄沙裸露在外,与一旁主干道整洁的场面极不相符。往朝新路方向走去,绿化带旁污水夹带着垃圾,四处横流。半米高的石堆倚靠着围墙,无人管理。

【观点】

找问题促整改

让背街小巷靓起来

■文明观察员 黄河

建设一座美丽温馨的城市,最重要的是让市民拥有舒适的环境,也就是创造良好的卫生秩序。和长期受到关注、有卫生责任制保障的主干道不同,背街小巷往往是城市管理中比较容易忽视的地方,而它又是市民经常出入的场所,与市民生活关联度较高。因此,整治提升背街小巷很有必要。

此次“文明创建暗访团”将镜头对准背街小巷的市容环卫问题,给我们带来两点思考。一是提醒区级部门加强有效管理,更加关注民生。对于背街小巷的保洁,区级部门的工作不能仅仅做在面上,而要做得更细致、更具体,更加广泛地动员市民保持好生活街巷的环境整洁。二是提醒市民自觉维护厝边的环境卫生,养成文明的日常行为习惯。市民应有“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责任意识,了解到背街小巷的卫生不光靠政府管理,还要靠大家共同治理、共同维护。

针对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可以从找问题和找需求两个方面突破。首先,政府部门通过梳理问题,从而得出解决方案。目前,我市有些背街小巷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出现卫生死角、杂物随意堆积等。街道和社区可以设置统一丢垃圾的地方,在拐角处进行绿化美化,使杂物垃圾不再有生存空间。

每条背街小巷都各具特色,都是老百姓生活的重要场所,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理清思路,同时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再经过充分的交流,共同提升家园环境。例如,现在停车难问题凸显,一些背街小巷成了“停车场”,部门不应完全禁止停车行为,而是要让停车规范化,使车辆停放得更有秩序,这样既充分利用闲置空间,又能解决市民停车之苦。

店家把广告牌摆到了街面上。

店家把物品随意堆在人行道上。


【原声】

宋先生(退休教师):背街小巷就像城市的一条条毛细血管,只有毛细血管健康了,城市主次干道这些大血管才会畅通。

林先生(居民):公园南路附近的石路街原先是一条十分干净的石板路,后来这条路中间建了堵围墙,长期没有人打扫,围墙边就形成了卫生死角,堆积着很多垃圾,我们附近的居民每次经过都觉得很难受。

黄女士(居民):集美橡树湾小区里面很干净,外面却是另一番模样,反差很大。小区旁边的街巷上贴着很多“牛皮癣”,墙上、路灯杆上随处可见,影响很不好。

“@路过的泡泡”(网友):背街小巷往往聚集了生活小区,不少店面也扎根于此。店面一多,问题就跟着来了,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有的餐饮店为了做水煮活鱼,就在人行道上杀鱼,鱼鳞、鱼内脏等弄得地面脏兮兮的。

     注:该言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未经本网调查、核实。
责任编辑:康金山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