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厦门> 同安区 > 正文
同安:着力建设综合性社区书院 打造群众精神家园
http://wmf.fjsen.com 2016-01-14 12:28:50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1月14日讯(文洁 邹玒 郑素描 何东方)走进位于厦门市同安区罗汉山的莲花书院,移步换景,处处古色古香、古风依存,讲堂、长廊、农家书屋、游泳馆、电影院、健身房等文化活动场所一应俱全,莲花书院成了莲花镇群众“充电”学习的好去处。

据了解,紧紧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定位,厦门市同安区渐形成了以朱子书院为区级总书院,各镇(街、场、开发区)一家镇级书院,各社区一家社区级书院的三级书院体系。

清茶泯恩仇 行动教化人

1月11日上午,在细雨中,莲花书院院长林志良带着记者来到莲花书院谈心茶座里。这间温馨的小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幅照片,照片中两个男人托着一幅《家和业兴》的字。两个男人都是莲花镇美埔村的村民,他们是翁婿关系。女婿洪某酒后动手打了妻子,还到老丈人家中闹事。随后两人被请到莲花书院谈心茶座里,在民警、村领导和乡贤林志良的劝导下,当事人握手言和。

林志良告诉记者,社区书院应该是能够在多方面长久帮助一方百姓。截止目前,莲花书院的谈心茶座已经化解邻里矛盾纠纷130多起,为群众办好事400多件。

尽管去年8月才挂牌成立,但在过去的几年间,其前身罗汉山文化产业园就已经一直在行使社区书院的职能,教村民们学文化、学技术。目前已建有讲堂7间,开设了书法、互联网、国学、民风民俗、艺术、致富、综合等七个讲堂,百姓书法长廊、读书廊、碑林长廊、一村一品长廊等四个长廊,还配有篮球场、游泳池、多功能广场、谈心茶座等四个活动场所。此外,作为镇一级的社区书院,莲花书院还在美埔、军营、白交祠等村庄设立集讲堂、展示和文化活动于一身的“百姓礼堂”。

以丰富群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旨的莲花书院,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是莲花镇居民家门口的社区大学。在这里,有全国闻名的名师授课,也有社区达人分享生活经验;有专业国学讲座,也有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保健知识;有科学理财致富经,也有四时耕种技能培训。目前年上课人数已达100万人次以上,其中每年参加公益课程的有30多万人次。近期,书院还将与蓝天救援队合作,对军营村等高山村民进行抢险的培训。

建成综合性社区书院

按照“五个一”建设标准,以有文化走亲、有长效机制、有展览展示、有议事协商等“幸福十有”为要求,在每个书院建设“二堂五廊”(礼堂、讲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把每个社区书院建成一个集学教、礼仪、娱乐、联谊、议事、协商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书院,2016年,同安区的社区书院将进入全面建设、重点推进阶段。区级总书院朱子书院做好全区社区书院建设管理、师资库建立、考核评比等工作;各镇(街、场、开发区)要各建成一个镇级社区书院;各社区书院同时积极打造“一村一特色”、“一院一品牌”,重点打造同安工业集中区工业社区大学暨白云书院、莲花镇的莲花书院、新民镇的梧侣社区书院等品牌书院。

目前,白云书院首期基本建设完成,立足成为工业区内的企业家、高管的沙龙,集学习、沟通、交流、提升、休闲、联谊为一体,成为政府与企业沟通联系的新桥梁、企业家与企业家交流联谊的微商会,并辐射带动工业园区内的群鑫书院、金牌书院、百路达书院及梧侣书院等子书院群,形成“1+X”书院群,提供技能培训、职业培训,交流联谊平台,吸引社区员工特别是中青年参与,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新”新局面。

莲花书院将在硬件设施、设备较为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增强群众参与性、体验性,探索建立运行机制和制度,总结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重点打造成群众共同成长学习的载体、培育农民公共精神的课堂、特色农产品展销的平台、村民议事协商、化解纠纷的平台。梧侣书院面向工业集中区广大员工和社区居民,围绕“融合、发展”主题,立足与工业社区大学形成互补模式,主要成为新老市民融合、提升的阵地。

责任编辑:邹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12-29国风书画研究院福建分院 落户同安
  • 2015-12-07同安区志愿者嘉年华暨同安区首届公益文化节举行
  • 2015-11-18百年《同安东溪顶溪头陈氏族谱》记载两岸陈氏渊源
  • 2015-10-09同安公布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0个项目上榜
  • 2015-06-30同安区童心向党歌咏展演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