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奖励抓拍以整治车窗抛物,行吗?
http://wmf.fjsen.com 2015-11-06 09:14:03 吴悠悠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11月3日,重庆市环卫局启动“拒绝车窗垃圾倡导文明出行”活动。该活动从即日起,在重庆全市范围内,市民可以拍摄行(乘)车时乱抛垃圾行为的视频,经核实无误后,就可以获得50元的奖励。

值得大力推广

如今车辆急速增加,车德却明显滞后,车窗抛物,已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向车窗外乱扔东西,既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伤害事故,尤其是环卫工人,因清除车窗垃圾而导致伤亡事故已屡有发生。拒绝车窗抛物,首先需要营造尊重他人、敬畏环境的社会氛围,形成讲公德、守法纪的良好社会风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止车窗抛物,需下猛药。奖励市民抓拍车窗抛物,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是个好办法。对于车窗抛物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地方法规都有不少规定,但由于取证难,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落实。

有奖举报可激发市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化解取证难问题。2014年11月20日起,重庆市庆渝中区启动“关爱环卫工,拒绝车窗垃圾”有奖举报活动,将近一年时间,共收到市民举报2792件,并审查核实有效举报为1822件。可见,无处不在的市民监督,是治理车窗抛物的天罗地网。当前,不少地方都在探索治理车窗抛物的方法,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举证,对此,车窗抛物有奖举报应该广为推行。

只是看上去很美

重庆市环卫局开展的“拒绝车窗垃圾倡导文明出行”活动,毫无疑问应举双手赞同,但鼓励市民拍摄相关视频并举报,恐怕难以真正落在实处。

众所周知,车窗抛物行为只需要眨眼之间即可完成,若非拥有固定机位的专业人士或将举报获奖作为生财之道的职业拍客,拍摄车窗抛物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对于安装了行车记录仪的人来说,拍摄到相关证据或许不难,但是后期视频剪辑传输,举报到环卫部门,配合后期的核实工作,都是件烦琐的事情。就此而言,50元奖励吸引力其实有限。

据报道,为了确保举报视频的真实有效性,重庆环卫局对拍摄的视频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如,必须保证在全过程中有明确的违章时间、过程和地理标识,同时视频画面要清晰,能够看清垃圾的种类,镜头不要过于晃动,不要歪斜和被遮挡,车辆不脱离镜头……说实话,这已不是简单的随手拍了,未必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举报有奖并非重庆首创。此前,广州、武汉等地均有实践,但因为衍生出过多的负面影响,最终只得纷纷叫停,如有些地方催生出一批专业拍客,加工视频捞取奖金;鉴别大量真假难辨的视频也让相关部门疲于应对。可见,奖励随手拍看上去虽然很美,但还应谨慎为之。

仅靠抓拍还不够

车窗抛物危害不浅。有实验证明,车速40公里/小时,车辆内抛出的矿泉水瓶,可以将玻璃砸碎。机动车飞驰在道路上,塑料瓶、果皮纸屑、烟头……这些东西如果从车窗被抛出来,不仅易引发危险,也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量。可以说,车窗抛物抛出的不仅仅是垃圾,还有个人道德。

人人都痛恨车窗抛物,但是整治这一现象,仅靠抓拍奖励还不够,关键是要形成合力。从现有的法律来看,车窗抛物被明确确定为违法行为,应当受到处罚。一些城市也曾出台过奖励举报车窗抛物的措施。但是,抓拍车窗抛物却天然存在着偶然和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这一奖励更大程度上只能起到警示作用。

真正遏制车窗抛物等不文明现象,还是需要交警、城管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并加大监控设备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执法设备管控这种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执法。

车窗抛物绝非小事,它关乎长期的环保理念和教育,这也提醒大家,应有基本的文明素养,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文明示范,例如,随身、随车携带塑料袋,并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4-23福州市民抓拍到22路公交车司机边开车边抽烟
  • 2015-01-20"斑马线不礼让行人"抓拍正式启动 首日23部车被拍
  • 2014-11-27摄影师抓拍芬兰棕熊背蹭大树解决瘙痒
  • 2014-09-24厦门迎来“史上最严”抓拍 交警推出10辆流动执法车
  • 2014-05-19荷兰摄影师抓拍子弹穿透水滴唯美瞬间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