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光泽故事会讲出正能量
http://wmf.fjsen.com 2015-09-28 09:31:24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9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建成 高才保)

一条好建议催生故事会

“严金友创业什么都尝试过了,可是屡战屡败。但他不灰心,屡败又屡战,最后终于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这是日前在光泽县华桥乡的故事比赛上,一个参赛者正在生动地讲述本乡吴屯村农民严金友的创业故事。

光泽人称讲故事为讲古。光泽地处闽北山区,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留下大量的故事,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村村有故事,处处有讲故事的人。

“既然讲古已成为当地人的生活习俗。那么,我们何不用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身边人的身边事,传播社会正能量?”2013年3月,光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雄在李坊乡李坊村调研时,听到村民们在祠堂里听讲古听得津津有味,马上联想到其他地方的做法,提出这一建议。

很快,建议化作行动。县里成立故事会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其中寨里镇作为全县故事会的试点,同时还确定了华桥乡增坊村、李坊乡管密村、鸾凤乡饶坪村和崇瑞村等为故事村。各乡镇在村头、祠堂、亭子、公园等地设立了30多个讲古点,聘请88位故事多的老农民、老职工、老教师、老干部等组成故事员队伍。第二年,这项工作还被列入党委工作目标考评内容,确保做到“五个有”:有一支故事员队伍、有一部故事汇编、有一批故事阵地、有一套工作机制、有一场故事比赛。

两年半以来,通过故事会活动,全县共挖掘整理出传统故事近千个,经过筛选整理出276篇,编辑成《光泽历史传奇故事》一书;与此同时,各地故事会还组织撰写身边的新故事约200篇,其中遴选80篇作为当地讲古的主要内容,并刊登在当地的报纸和《光泽故事会》杂志上,成为生动的乡土教材。

一个好故事感动一群人

2年半过去了,光泽故事会的做法如今悄然改变了一群人,进而引领并净化着社会的风尚。

鸾凤乡上屯村有个60多岁的老农民叫张茂发,30多年来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渐冻症妻子,付出了许多让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在他身上体现了良好的家庭美德。他的故事作为典型,在当地广为传播。当地有个青年,因妻子生重病,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并给他带来生活上的麻烦。这个青年一度不肯承受,想和妻子离婚。一次听讲古听了张茂发的故事后,他对比自己感到万分惭愧;回去后,他向妻子认错,主动承担起照料妻子的责任,从此夫妻同归于好,他也因而受到了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

寨里镇山头村一家四妯娌多年来亲如姐妹,争相孝敬公婆、爱护家人,使得一个大家庭充满和睦。她们的故事,不仅在镇里的故事会上多次宣讲,还上了当地的杂志《光泽故事会》。看了杂志上四妯娌的故事后,有个刚做媳妇的年轻农家女深受触动。原来,这位农家女因为结婚彩礼的事,一直对夫家耿耿于怀,经常与婆婆闹别扭,搞得一家人不得安宁。一天,她还专门跑到山头村走了一趟,了解到四妯娌的故事确实如此,她很受感动。回去后,她向婆婆反省了自己的错误,用实际行动来孝敬婆婆,从此家里充满了和谐的笑声,这名农家女从此成为当地一个孝亲爱老的好媳妇。

“三个媳妇比孝敬”“背着父亲上大学”“小矮人的大担当”“独臂教师的坚守”“守土好医生李奇”等等,这些弘扬当地人当地事的美德故事,现在不仅脍炙人口,让不少光泽人耳熟能详,而且成为多地故事会的经典桥段。李坊乡石城村陈良明老人义务办旅游的故事,带动了更多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仅石城村就有20多位老人一起主动参加到陈良明义务办旅游的队伍。

止马镇岛石村63岁的老农民何玉富说:“故事会传播了很多好故事,因为这些故事讲的都是我们的身边人身边事,所以很容易在农民的心中扎下根!”

光泽故事会,通过口头和文字等方式,让当地流传千百年的讲古习俗得到传承和沿袭,保护了传统故事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新鲜血液。今年7月,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向中国民协申报,有意将光泽县推荐为“中国民间故事之乡”,让光泽的讲古习俗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9-27喜迎中秋节 文都泉州各地举行活动传递正能量
  • 2015-09-21沙县道德模范进基层巡讲传播正能量
  • 2015-09-07宁德蕉城:寻找蕉城好司机 传递文明正能量
  • 2015-09-02思明区开学第一课 传递正能量
  • 2015-08-26陈资文:警界风范传递正能量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