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好“一些人”,挖掘历史底蕴塑造孝德榜样。
柘荣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历史名人文化渊源流长。千古廉吏陈桷、万历重臣游朴、明朝开国功臣袁天禄、明朝慈善家郑宗远等柘荣历史名人的孝德故事,代代传承、历久弥新,千百年来始终发挥强大的育人树德作用,持续推动孝德文化植根土壤,并伴随时代的变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民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被誉为千古廉吏的宋礼部侍郎陈桷辞官返乡时,“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宋高宗赞他:“守节不移。”明朝开国功臣袁天禄,尊师尽孝,是孝德典范。据《闽书》记载,袁天禄老师黄宽去世时,一贫如洗。袁天禄买了墓地,将老师及其的父母兄嫂遗骨一并梳理掩埋,并写了挽诗。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著名历史名人、明朝湖广布政司参政游朴勤学刻苦,萤火为灯,在黄柏留有读书洞。他的父亲游德性情孝顺,为照顾双亲,放弃功名,回家务农,倾心培养孩子游朴。游朴后来中了状元,年老回乡后,秉承父亲慈孝,兄友弟恭,与弟游诏白首而居,被载入史册。明朝著名慈善家郑宗远,听从母亲的教诲,发家致富后带领子孙义务修建一条穿越荒山野岭,长达17.5公里,从老家仙岭经福安到寿宁的石路,被誉为“仙岭愚公”。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各文艺家协会、姓氏源流研究会、民间宗祠董事会的作用,积极挖掘整理历史名人和历朝历代孝子贤孙孝德故事、优良家风古训,让孝德榜样走出尘封的家谱,回到人间继续励志子孙后代。现已出版或者正在编撰的有《明朝慈善家郑宗远》、《游朴诗文集》、《袁天禄》、《陈桷》。
三、做响“一个乡”,印证孝德精神力量。柘荣长寿人口众多,尊老、敬老、孝老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氛围浓厚,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浓厚,孝德力量得到弘扬。2013年1月柘荣获得福建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的命名。柘荣贯彻“五特好柘荣”之“做响一个乡”,积极落实《柘荣县优待老年人实施意见》,从养老养生、医疗保健、生活服务、文体休闲、维权保障等方面对老年人优待服务:一是实行高龄津贴。对9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标准每人每月50元;二是实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对孤寡老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贫困老人、80周岁以上空巢高龄老人,由各乡镇给予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或居家养老服务照顾;三是城乡低保老人因病住院的,除享受医保的有关政策外,乡镇卫生卫生院、县级医院给予减免20%的治疗、检查、住院普通床位等费用;四是本县范围内各类医疗机构,对老年人免普通挂号费;五是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收旅游景点门票费和公交车费。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两届以孝德文化和道德修为为主题的“中国·柘荣养生文化论坛”,出版《长寿之乡话长寿》,持续放大品牌效应,推进文化柘荣和美丽乡村孝德文化建设。2015年6月,柘荣县被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评为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又一次成为福建省首个获此殊荣县份。
柘荣长寿村之一、东源乡绸岭村主动融入“鸳鸯草场旅游片区规划”,着力挖掘“民间神丐阿恩慈孝故事”,按照《绸岭长寿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对该村1220亩山地进行规划,建设翠竹公园、山地药博园、农业观光博览园,逐步形成人文与生态融为一体的养生养老生态休闲基地,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柘荣另外一个著名的长寿村、城郊乡仙山村也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该村以散居全国各地的郑氏宗亲一年一度孝道寻亲、回乡祭祖为契机,重温“孝义治家”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强调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家规族训,以其极具特色的孝德教化实践,打造独具魅力的“知府故里、孝德之乡”。该村现已集资数百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300平方的孝德文化中心大楼,布局设立中华孝文化展示馆、孝德文艺创作室等,现已向全国宗亲发出搜集汇编仙山郑氏始祖及其后裔孝德故事、优良家训的通知,开展孝德诗词征集活动,酝酿出版《仙山诗词》,着力要把仙山建成全国郑氏宗亲的孝德文化联谊中心之一。
责任编辑:卓志沐 |
- 2015-09-24柘荣首部微电影形象片《揽梦柘荣》公开首映
- 2015-09-16柘荣楮坪乡公务用车统一标识亮身份 利于群众监督
- 2015-07-17柘荣首个农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
- 2015-07-20柘荣县召开孝德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
- 2015-07-30柘荣成为我省首个 “中国孝德文化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