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教师收礼品的病根要合力切除
http://wmf.fjsen.com 2015-09-11 15:44:36 张瑾 来源:青岛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尊师重教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尤其是这几年,国家对于教师的待遇和生活补助也提高了不少,让很多教师都能安心工作,感受“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美好。可以说,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好政策,是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教书育人楷模的动力源泉。

国家设立教师节,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让教师的职业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的职业。然而,对于教师节,无论是国家层面上给以优秀教师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还是各大媒体推出优秀教师的事迹,以及家长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向老师表达节日祝福,这些都是促使教师更加努力工作,回报社会的精神动力。

但是,围绕着教师节,似乎所有的尊重都在“心”,尤其有的舆论更是将个别教师“教师节”索礼、收礼之论以偏概全。昨天晚上在qq群中,有很多网友都戏谑,“今天谁谁谁给教师送礼了”“某某某教师收了多少礼”“教师没有礼,对我家孩子不会正视”等,如此议论,让作为教师的笔者,也感到汗毛凛凛。虽然笔者没有收学生一分礼,而且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没有收过学生一次礼,但是在人们似乎早已经将“教师节”和“教师收礼”画上了等号当口,笔者觉得,收礼的教师实在可怜,你们以一己之私伤害的是整个群体的职业操守,党和国家给了我们这么高的待遇,为什么还要不自觉地和社会上这些歪门邪道沾边?所以“教师节”受人话柄,教师的师德遭到质疑,也是自己讨来。

但是,笔者对于教师节的“礼”,来自于国家层面的,教师受之无愧。无论是从最早纪念的一双运动鞋,还是这些年地方财政给予一百元的节日慰问费,这些拿在手里,是温暖,更是骄傲。但是,对于家长层面的礼,学生层面的礼,即便是一颗糖,教师也要好好掂量。一束鲜花,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这些来自“心”的礼,会让师生情更浓郁;吃一顿饭,几瓶好酒,或者是其他,这些都是“烫手山芋”,今天开了口子,明天倒下的就是自己的形象。何况,教书育人是本分,是职业,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收取财政拨给以外的一分一毫。做教师,就得有“朱自清当年饿死不吃某国救济粮”的君子气节。否则,我们站在讲台上的脊梁又怎么能挺得直?

当然,除了政府奖赏的教师节之礼的“礼”,一个巴掌拍不响,究竟是谁带出了教师收礼之歪风,我们的家长也要反思,不能总想着以送礼的名义在教师这里多博取对孩子的关照,这样不仅害了孩子,还害了某些定力不足的教师。所以说,其实无论是收礼的教师还是说礼送礼的人,都是一种病,这病的根子到底在哪里,值得好好找出来,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只有真正治好了教师收礼的病,才能真正净化教育风气,让教师也能腾出更多的精力进一步提升师德修养、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去努力帮助引导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对他们全面发展竭尽全力,无论是人格上还是学识上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良师益友,当好人类灵魂的优秀工程师。(张瑾)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