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腾讯公益联合可口可乐等全球数十家知名企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壹基金等超过100家公益机构等上百个公益组织,以及中国顶尖创意机构、名人明星以及数亿网友一起,发起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活动“9·9公益日”。(南方日报)
此次“9·9公益日”配捐活动于9月7日零点启动,据最新消息显示,截至9日上午9点18分,99公益日爱心网友捐款超过1亿元,共有137万人次参与捐款,数百家公益机构的上千个公益项目获得了网友的支持。“指尖上的公益”迸发出强大爱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温暖的纪录,打造起中国首个全民公益里程碑。
可见,互联网的力量不容忽视,更加不可小觑。随着互联网日益生活化、社交化、国际化和公众化,已逐步覆盖到社会各个角落,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毋庸置疑,“互联网+公益”,必将催生社会公益新活力,添动力,让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上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这一新兴移动平台,在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里,第一时间获得了便捷、快速的资讯和信息。社会公益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无疑让公益犹如插上腾飞的翅膀,畅游神州,漂洋过海。去年风靡全球,受到世界关注的“冰桶挑战”,就吸引了超过44.4亿人次点击,一举成为2014年社交媒体最热的公益活动之一。这是社会公益组织最为成功的范例,带给了人们许多的思考,尤其是对从事新媒体和互联网创作的团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社会公益活动有许多的组织形式和宣传方式。在广东惠州,有一项叫全民公益“V跑”活动,去年首次举办这项活动就吸引了约5000人参与,3300套黄马甲拼出“中国志愿”字样,甚是亮眼。“V跑”活动旨在为惠州“关爱好人”慈善基金募集捐款,资助获得市级以上道德模范荣誉的生活困难者。现实中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能给人直观的感受。而把互联网运用到公益活动上来,有它的自身优势和潜力,便捷和快速的特点,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接连不断发生了一系列不透明捐赠事件,让公益慈善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但人间自有真情在。如何发挥好“互联网+公益”平台作用,彰显“智慧的力量”,催生社会公益新活力、添助力。笔者认为,一方面,对参与互联网捐赠、配捐的公益活动的团体和个人,在购物积分、诚信等级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要让网络公益活动走出“灰色地带”和监管“真空状态”,需要进一步制定互联网+公益的立法,对违法的网络募捐行为依法依规给予惩戒,以加强网络自身建设和慈善行为的管理,杜绝“诈捐”、“骗捐”等现象发生。另外,完善让需要帮助的人和希望帮助别人的人能够直接对接和沟通,减少中间环节,增加爱心人士的信任。搭建网络募捐查询平台,便于捐助人查询款物去向,从而让大众一目了然,让公益更加透明和公开,以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互联网+公益也给官办公益慈善机构固有模式带来了挑战,推动其他社会爱心公益组织改革,促使他们探索拓宽捐赠者参与慈善公益的途径,进一步畅通捐款渠道,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网络公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民间公益和慈善事业也一直在探索和尝试着,也有许多成功、感人的范例。从事公益事业多年的知名人士陈一丹这样评价网络公益,她说:“互联网的时代、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时代,千万亿的微小公益力量既是公益的发动者,又是公益的传播者,这种轻易实现的常态,这种随时公益的习惯,已经汇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正能量。”一语中的,事实如此。
“有爱一起来!”,微力量汇聚大能量。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团体和个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上来,为社会公益事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练伟雄)
![]() |
![]() |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