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倡议下,全国2050家5A级、4A级景区签订“不上涨门票价格”承诺,约占全部5A、4A级高等级景区的八成。(9月8日京华时报)
另据搜狐新闻今日报道,景区摩拳擦掌欲涨价 发改委喝止:一年后再说。
值此中秋国庆双节即将来临之际,这一消息无疑是个好声音,从而打破“逢节必涨,逢假必提”的怪圈,确保稳定的旅游市场价格体系。
按理说,如今是市场经济,景区涨不涨价,应由市场和景区说了算,但从现实来看,我国许多景区门票价格早已突破百元,有的直逼200元大关。再加之一些地方和景区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提高门票价格,通过违规设置“园中园”、临时门票、不同景区联票等形式变相提高门票价格,不落实门票价格减免优惠政策等,导致当前中国景区门票价格和城镇居民月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大约在5%左右,远高于欧美国家水平。不但直接影响中国旅游市场的健康运行,而且还让许多人望旅和望景兴叹,甚至取消和压缩旅游计划。因此说,景区任意涨价既损害了游客的利益,同时对于景区来说,也无异于饮鸠止渴,弊大于利,有必要进行规范。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仅靠景区集体承诺和发布禁涨令还不够,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加强监管方能取得预期的好成效。
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之所以景区会乱涨价,甚至违反承诺任意涨价,主要原因是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违规成本太低。因而监管部门有必要根据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制定和出台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既要三年禁涨,更要违规查处,不搞下不为例。做到条条款款,明明白白,让景区和社会各界心中有数,让各地景区不敢违规不愿违规,从而规范旅游市场价格体系。
加强监管,不当看客。不可否认,全国景点面广量大,监管确有难度。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景区价格事关亿万游客和旅游市场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监管。首先是不能随意批准景区任意涨价。其次是对景区违规涨价或变相涨价行为要严令制止,加以纠正和处罚。再就是要推行景区价格上网和社会监督举报机制,以及时掌控各景区的价格情况,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不能满足于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撒手不管做看客。此外,对违规涨价行为要介入从快,查处从严,该通报的通报,该罚款的罚款,该摘星的摘星,该整改的整改。从而架起旅游市场高压线,让人心存敬畏。
![]() |
![]() |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