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监督 > 正文
厦门行人闯红灯现象突出 24人过马路只有4人等红灯
http://wmf.fjsen.com 2015-09-11 11:17:18 朱俊博 赖贵旺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对策】

加大宣导形成氛围,与个人信用挂钩

据了解,我市警方并未有对行人闯红灯进行数据统计,一位从业多年的基层民警根据路面执法经验分析,思明区的许多路口闯红灯行人的数量占过马路行人数量的5%到10%,湖里区则是占20%到30%之间。厦门此前有执行对闯红灯的行人处罚20元,但处罚次数很少,近几年则都没有这么做过了。

对闯红灯的行人开罚,操作起来情形如何?多位一线民警认为,目前实施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取证难处罚难,有人耍赖怎么办

“现在执法都是讲究证据,行人违法闯信号灯,也就几秒钟时间,如何取证是个难题。”一位一线民警说,虽然在每个路口都有监控探头覆盖,但涉及镜头角度问题,既要采集到信号灯的亮灯情况,又要采集到行人闯红灯的全过程,“有的探头肯定覆盖不到位”。

民警们说,如果依靠警察人工去取证的话,单一警力的证据还不够充分,“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执法记录仪。”他说,但这也对执法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你就必须让执法记录仪同时采集到信号灯和行人两个要素在内,否则证据就无效。”

即便证据采集到手之后,民警们接下来也要应对处罚问题。“先别说违法者的理解程度,就算他明白自己违法,但没带身份证件,身上没带钱,你怎么处罚?总不可能把人扣着,让他的亲友送钱过来交发罚款吧?”民警说,目前行人违反规定,可以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但还是以警告为主。

建议:摸索规范流程,提高应对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行人闯红灯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要改变确实有不小的难度,实施前期一定要加强宣传劝导,做到家喻户晓,形成社会氛围。在此基础上,严格执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媒体也要加大报道,在社会上形成警示效应。

对于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业内人士建议,交警部门应该有一个“演练”过程,摸索出一个规范有效的操作流程,提高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

针对个人屡次闯红灯行为,民警建议,可以将此类违法行为和市民的征信记录挂钩,目前国内部分城市也提出将此类违法纳入到市民征信范围内,比如说一旦违法,就影响到违法者在社会行为中留下“污点”,进而影响到办理相关的业务,公务人员违法还会与其单位的文明单位评比相关。

但要实现这一挂钩,就必须得走立法程序,之后还需要多部门的配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注:该言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未经本网调查、核实。
责任编辑:金婷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