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仙游郊尾镇沙溪村“乐善好施”坊成村里的“教育基地”
http://wmf.fjsen.com 2015-09-09 11:24:51 陈小芳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小学门口的﹃乐善好施﹄坊,成了村里的﹃教育基地﹄

东南网9月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小芳/文马俊杰/图)仙游仅存的5座石坊,郊尾镇沙溪村就占了两座。记者昨日实地探访,这两座石坊都保存完好。其中因捐助书院而建立的“乐善好施”坊位于沙溪小学门口,村民们说,进小学的第一天,都会给孩子们讲讲“乐善好施”的意义。

沙溪村的两座石坊分别为乐善好施坊和孝节坊,位于村落中部及尾端。乐善好施坊在沙溪小学门口,并用专门的石质围栏保护起来。

根据坊上的石刻可以看出,石坊修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坐北朝南,仿木阁楼式的四柱三间三楼。旁边两柱距离为1.5米,中间两柱距离为3.4米,通高8米。檐下立方柱,柱上浮雕花卉、禽鸟等图案。中层横嵌着圣旨牌,横刻楷书“乐善好施”。

孝节坊所处的位置相对隐蔽。穿过一大片树林,脚下的青石路长满了青苔,石坊下还是一片草丛,增添了不少神秘感和时代感。据了解,这座孝节坊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为旌表杨高标妻苏氏而建。坊中层横嵌着圣旨牌,额枋上雕饰人物花卉,横刻楷书“孝节”。

村民王大爷告诉记者,现存的石坊数量寥寥无几,沙溪村就保存了两座,这让村民们十分自豪。王大爷说,一到周末就有不少外乡人来拍照游览。

孝节坊的位置比较偏僻,村民们会自发到石坊附近整理杂草。“我们一定会留出一条小路,绝不会让石坊附近的杂草丛生。”而乐善好施坊,则成了一处“教育基地”。王大爷说,因为毗邻小学,村民们把孩子送进小学时,都会在坊下讲讲这座石坊的故事。村民们希望下一代明白,捐资助学的乐善好施的行为,可受世代敬仰。

□记者手记

截至目前,海都报对仙游5座石坊的探访告一段落。保存完好的石坊留给后代的不仅是精湛的建筑工艺,还留存了许多精神启发。“我们绝不允许他人破坏石坊”,这是在4个村落的采访中,村民们给记者的一致回答。除了有关部门需及时有效地保护文保外,普通民众的默默守护也是保护古文物的一股强大力量。

作为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牌坊积聚了浓厚的时代特征,其背后旌表的德行,弘扬的正气也应代代相传。仙游仅存的五座石坊只是一个缩影,如果您在莆田其他地区也发现了这样的古建筑,或熟知其后的文化积淀,可拨海都报新闻热线95060,我们将实地探访。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8-13泉港后龙镇:青春健康教育基地 加强青春期教育
  • 2015-06-03福建省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落户晋江深沪华峰小学
  • 2015-02-10福建首个民营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螺洲挂牌 免费为青少年开放
  • 2014-09-26莆田市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建设现场会在城厢区召开
  • 2014-09-22顺昌县纪委和检察院联合筹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