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靖空军武官照
陈炳靖题字: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华魂
陈炳靖与第14航空队23战斗机大队75中队中队长合影
文明风8月27日讯 飞虎队在抗战中英勇作战,取得赫赫战绩。这支队伍里,有不少中国飞行员,陈炳靖就是其中一位。今年97岁高龄的他,是唯一健在的中国“飞虎英雄”,但鲜有人知道这位“飞虎英雄”正是我们莆田人。
陈炳靖1918年生于莆田市荔城区,毕业于厦门海事学校。1937年末,从海事学校航海科毕业的陈炳靖到上海实习,目睹了日本飞机肆无忌惮,愤而弃航从军,到杭州笕桥考入中国空军12期。1943年3月,他被分到志愿来华抗击日本侵略的美国第14航空队,成为这支叱咤风云、令日寇闻风丧胆的“飞虎队”23大队75中队一名驾驶P-40战斗机的准尉飞行员。
近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播其事迹,陈炳靖,这位血战蓝天的抗战老兵以他的英勇壮举赢得了祖国人民的尊重。9月3日,这位从莆阳大地走出的“飞虎英雄”将应邀赴京参加举世瞩目的抗战胜利阅兵活动……
今年97岁高龄陈炳靖老先生最近有点忙,作为国内唯一一位在世的飞虎队员,他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日前,在推辞了多家国内外媒体的采访约请后,他在香港的寓所里接受了来自故乡莆田的笔者的专访。
挺身报国
陈炳靖于1918年10月出生在莆田市荔城区凤山街金桥巷一个大户人家。此时,中华大地处于风雨飘摇境地,也许与祖上的宋代抗元英雄陈文龙同宗之故,父亲给他取的名字里明显带有“卫国靖边”、“彪炳千古”的涵义。
陈炳靖在莆田砺青小学就读,初中则在砺青初级中学第六届就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多、家境困难,此时陈炳靖的二哥陈炳埙在集美中学教书,陈炳靖初中毕业后就考入厦门海事学校。1936年,18岁的陈炳靖以最小年龄却以最好的成绩毕业。同年,他与同学到上海一家商船上实习,陈炳靖不但英俊而且强壮,臂围很粗,外号“大力水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开始踏上中华大地,每一个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无不义愤填膺。这时,一则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第12期招生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陈炳靖看到后即萌生了投考中国空军军官学校的念头。
中国空军军官学校第12期共招收300余人,初在南昌集训,后因日军日渐逼近,不得不西迁四川。因为空军军校当时严重缺少飞机,无法进行教学,故不得不让这批学员先进“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15期步兵科接受陆军的正规训练。直到1939年夏天毕业后,他们才去昆明“空军军官学校”第12期战斗机科学习。
1942年初,陈炳靖他们已完成初级和中级两个阶段的飞行训练,当高级飞行训练阶段快要完成时突然接到命令,要他们去美国接受美国空军的飞行训练。1942年底,陈炳靖等第一批在美受训飞行员奉命返国作战。
回国后的陈炳靖到中国空军第三战斗机大队第28中队当战斗机飞行员,在回国后短短三个多月内,陈炳靖升空出击作战有11次之多,得偿他搏击长空、奋勇杀敌的志愿。
飞虎队员
升空前与队友在飞机前合影,左二为陈炳靖,中为美国教官
1943年3月8日,25岁的陈炳靖以少尉军衔从中国空军秘密调到美国第14航空队第23大队第75中队当战斗机飞行员,进驻昆明巫家坝机场,也就是第14航空队总部的所在地。美国第14航空队第23战斗机大队前身正是战功赫赫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俗称“飞虎队”。70多年过去了,当年同期加入“飞虎队”的12名中国飞行员中,陈炳靖是目前唯一健在的“飞虎英雄”。
1943年10月1日,14航空队22架B-24重型轰炸机奉命前往越南海防轰炸日本船队和仓库,75中队22架P-40和1架P-38都挂上副油箱(增加航程)进行长途护航。陈炳靖驾P-40战斗机参加这次出击。抵达海防后,轰炸机对日军的码头、船舶、仓库进行轰炸,现场陷入一片火海,战果辉煌。
当机群朝昆明方向飞回时,在河内东北部,日军30多架零式飞机升空截击,护航飞机与之展开激战。一番你死我活的空中鏖战后,美机损失3架,日机损失30多架。不幸,陈炳靖在打下一架零式日机后被两架日机死死咬住。
70多年过去,陈炳靖仍能清晰记住当年空战的情形:那天,他驾驶的P-40机咬住左下方的一架敌机,一番追逐,准确瞄准,敌机中弹冒烟,拐向左侧下坠。陈炳靖为了确定目标是否被击落,多留了一会儿,看清那架敌机正冒着黑烟直往地面坠落,其飞行员已无逃生机会。就在这时,一架狡猾的日机杀过来,陈炳靖P-40机的右座舱罩被爆炸弹打破,他迅速推杆,受伤的P-40机吼叫着迅速向北飞去,终于甩掉了尾追的2架敌机。
摆脱敌机后,他立即检查身体和飞机的情况:发现是敌机的爆炸性子弹射中右后座舱罩,发生爆炸,爆炸的碎弹片击中坐椅背后的保护钢板,反射打入他右肩背部,再进入右臂前部。而飞机由于其发动机的散热器系统被击穿,尾部出现白烟,发动机即将爆炸,必须赶快跳伞离机。他挣扎着打开舱盖,想爬出来又跌回去,才知右肩膀已根本不听使唤。于是他保持镇定,靠左手才跃出机舱,用左手拉开伞绳,降落伞穿过云层缓缓降落,而飞机则撞山发出了巨响。
伤重被俘
在丛林里,陈炳靖白天沿着溪流走,夜里则睡山洞,到了第三天,溪流中断,必须翻越山崖另寻他路,但伤口却因用力过度而撕裂,流血不止以致昏迷。拖着受伤的身体,在丛林中辗转六天以后,陈炳靖还是没有逃脱日本兵的魔爪,日军把陈炳靖从河内抓到广州,之后又从广州辗转送去上海江湾美军集中营。
在上海,由于伤痛和饥饿,陈炳靖已无法行动,再次面临死亡的威胁。同监舍的美军战俘马上找来同是战俘的美军军医为陈炳靖查看伤口,用极简陋的设备为他施行手术,取出右肩上的一片弹片;另有两位在厨房工作的黑人军士和陈炳靖同为O型血,先后为他输血,才使他捡了一条命。
集中营里共关押着近800名美军战俘,全是在菲律宾威克岛被俘后押送来华的。日军让战俘自行管理,由军衔最高的温莱特准将任集中营最高行政长官。日军强迫战俘每天外出劳役并克扣伙食,人人被折磨得骨瘦如柴。
温莱特曾对陈炳靖下达指示:遇日军审讯,切不可说是中国空军,一定要说是美国第14航空队的美军飞行员。将军的“指示”很明确,美日两国已经宣战,日军对待美国俘虏多少会遵照日内瓦国际公约,而中日两国开战后双方没有一个正式的宣战声明,亦即双方不受国际公约的束缚,难免会受到非常不人道的对待。陈炳靖表面上应诺,内心仍认为宁可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大约三周之后,日军审讯官又来美军集中营提问陈炳靖的身份。
日军审讯官突然开口:“你是美国空军?美国华侨?或是中国空军?”
陈炳靖答:“中国空军!”
审讯官又问:“再说一次!”
陈炳靖又答:“中国空军!”
“你一个中国人,怎么会是美国空军的飞行员?”审讯官喃喃自语,无从解释。
在集中营,陈炳靖的身份重新被甄别。按军职所属他应是美国空军,因为飞行夹克的胸徽是美国飞行员标志,左臂上是美国国旗,飞行夹克上方有美军少尉军衔,飞行夹克内里用英文、中文、法文注明“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字样的血幅,这些都表明他是飞虎队的飞行员。但不管日军审讯人员如何软硬兼施,但陈炳靖坚持:我就是一个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于是,日军把他列为中国俘虏,送往专门关押中国战俘的南京老虎桥监狱,这样,陈炳靖在南京开始了长达21个月的人间地狱般的战俘生涯。
威武不屈
日军把陈炳靖从上海江湾美军战俘营押解到位于南京市区老虎桥23号专门关押中国战俘的南京老虎桥监狱,这是一座真正的人间地狱。这里关押着大约800余名国民党军战俘,其中130多名是淞沪抗战中保卫四行仓库的国民党军将士,还有一部分是南京保卫战被俘的国军官兵。这里每间监舍关押100名国民党军将士,监舍内阴冷潮湿、臭气熏天,战俘都睡在稻草上,日军强迫战俘每天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每餐只提供一碗发霉的糙米和腐烂的蔬菜。至于医药,那是想也不要想的事。
他曾经有两次获得日军救治的机会,那是他刚被送到老虎桥监狱时,有一个台籍日本翻译官来找他,说:日本长官知道你伤势较重,有意派军医为你医伤,条件是为南京的汪伪政权训练空军。陈炳靖想都不想,当即拒绝。一个月后,日本人还不死心,看陈炳靖伤情更加沉重,再次派那个翻译来劝降,“让我当汉奸,你们找错人了。”陈炳靖干脆闭起眼睛,一言不发。
在老虎桥战俘监狱里只有陈炳靖一名空军飞行员,其他的都是陆军官兵。共同的民族恨让他们同仇敌忾,空军是天之骄子,难友们都对陈炳靖关爱有加。战俘总代表为陈炳靖特设书记一职,免去每日的劳役;为了让他多吃一点,战俘们每日都节约饭食留给他;总代表还安排一位年仅14岁的少年战俘专门照顾他。陈炳靖坚持每天只吃一份饭,把节约下来的食物留给这位长身体的小战友。战俘们外出劳动,在地里抓到田鼠、野猫、青蛙等舍不得吃,就都悄悄带回狱中送给他,很多时候陈炳靖都坚辞不受。难友说:你是空军,将来对国家很重要。每次说到这些,他的眼里常常泛着眼泪……
在度过21个月苦不堪言的狱中生活后,陈炳靖终于迎来了光明。1945年8月29日,陈炳靖被释放出狱,重获自由。也就是在这时,陈炳靖才从衣服里取出隐藏已久,时刻准备割腕自杀的玻璃碎片。陈炳靖老人清楚地记得,当时,日军少佐双手托举陈炳靖入狱时被换去的沾满血迹的飞行夹克,向他90度鞠躬,把夹克送上。
出了监狱大门,有一辆黑色小汽车停在一旁等候。他们三人同坐后面,小汽车驶到距离监狱500米的地方停下,司机转身说:“我叫陶然,重庆国民政府南京地下先遣队员。日本已经投降,你们,自由了!”
车上三人,顿时热泪盈眶。
胜利归来,陈炳靖于1948年调任驻加拿大使馆见习空军武官,1949年底去了台湾,历任国民党空军武官等职,任职期满,因伤疾提前以空军中校军衔退役,赴港从事国际贸易。
情系家乡
陈炳靖和黄璇君结婚照
1948年4月,在远赴加拿大任见习空军武官前,陈炳靖回了一次家乡莆田,与老母亲等亲人和母校老师见面,还到母校砺青中学等学校做过几场报告,所到之处很是轰动,当时的莆田报纸还刊登了这一盛况。
1985年,陈炳靖的母亲以105岁高龄谢世,停尸在堂,等待她的老儿子——五儿归来,陈炳靖急匆匆地飞回来了,跪在他老母亲的身旁,抚摸她的脸颊,泪如雨下,说:“阿姆!阿姆!儿子来晚了!来晚了!37年了,我无法回来看妳啊!无法啊!”顿时哭声四起,满堂子孙都跪下来,送别他们的老祖宗。陈炳靖亲自与三位兄弟及两位姐姐一起装殓他们的老母亲,第二天一大早,就一同扶他们的老母亲灵柩上山。
直到2012年12月20日,昆明飞虎队纪念馆开馆典礼,老英雄陈炳靖和陈纳德将军外孙女内尔·凯罗威女士应邀出席,尘封已久的莆田籍飞虎英雄陈炳靖的故事才渐为世人所知。
人老思乡,陈炳靖,作为一个在外漂泊一生、跨越两个世纪的老人,还有一个深深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偕相伴一生九十高龄的夫人黄璇君再次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故乡莆田。他对笔者说,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受尽欺凌,现在中国日渐强大,他也为此高兴。他想告诉台湾、香港的朋友,我们都是黑头发、黄皮肤,血液里有着共同DNA的中国人!(荔城区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8-20“飞虎”英雄出莆阳
- 2012-09-04漳州老人曾影:我曾为飞虎队提供过机场警戒
- 2010-10-19中国最后一位飞虎队员去世享年93岁 系闽清人(图)
- 2010-08-29"飞虎队"飞行员彭嘉衡:最好不要再有任何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