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当一名“红马甲”,走进留守儿童的心
http://wmf.fjsen.com 2015-08-06 08:38:49 卞军凯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小志愿者姚吴雨在帮郑琳填写心愿卡。

志愿者们与留守儿童合照“全家福”。

东南网8月6日讯(福建日报 记者卞军凯)暑期到来,乡村里的留守儿童成为许多人心头的牵挂。近日,莆田团市委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关怀活动,由80多名志愿者分成20个小组,深入20户留守儿童家中,一对一地送上关爱。本报记者也报名成为一名“红马甲”志愿者,全程亲历了这次“爱心之旅”。

亲情陪伴,让她从羞涩到开怀地笑

7月11日8点30分,80多名青年志愿者集合后,每四五人一组,向荔城区西天尾镇后卓村、后埔村等村庄出发。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早早到菜市场买了肉、蛋、蔬菜和水果,准备给留守儿童做一顿好吃的午餐。

暑期正盛,天气炎热,“红马甲”在村中跃动着。到后卓村后,又拐过几道崎岖的弯路,记者跟随第一小组来到6岁的郑琳家中。推开一扇小门,房间很暗,郑琳站在床边好奇地注视着我们。当志愿者把新书包、新水杯等慰问品送到她面前时,她惊讶得张大了嘴。一下子面对这么多陌生人,她一直羞涩地低着头不说话。

年近七旬的奶奶讲述了这个家庭的不幸。郑琳的母亲智力残疾,独自在福州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前两年父亲失踪,爷爷患病去世,现在家中只剩下奶奶一人照顾小郑琳和她16岁的姐姐。虽然自小遭遇家庭不幸,但郑琳的心理是阳光的,墙上贴着的“2014—2015年度文明宝宝”奖状证明了这一点。

最先打破尴尬的是11岁的小志愿者姚吴雨。他把郑琳牵到院子里,趴在凳子前,帮她填写微心愿卡片。此时,有的志愿者直接到厨房里忙开了,洗菜、剁肉、蒸饭,提前为郑琳准备午餐;有的志愿者拿出了玩具,陪她玩起游戏,浓浓亲情的陪伴开始在农家小院里弥漫……

为了解其他小组的情况,记者离开了郑琳家一个多小时。等回来时,眼前的情景让人感动:她换上了志愿者买来的粉色新裙子,紧握着橡皮泥小人冲到记者面前,笑盈盈地举起来给记者看。此时,她显然已经和志愿者们打成一片,狭窄的老房子里到处是她欢快的身影。

“暑假里她很少出门,你们来了她特别高兴!”奶奶向眼前的“红马甲”们连声道谢。

“临时妈妈”,填补缺失的母爱

长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翟宁,选择了后埔村的一户留守儿童家庭。这个家里有一对姐妹——9岁的林茜和5岁的林丹。记者进门时,看到翟宁正忙着切菜,除了红烧鱼等拿手菜外,她还准备把家乡陕西的特色凉拌菜端上餐桌。

这个家庭也曾幸福美满,早年盖起了一栋小楼,然而,前两年孩子的母亲患病后,生活日渐困难。今年4月,这位刚过30岁的年轻母亲因病去世,更是给家庭蒙上了阴影。如今,孩子的父亲在泉州打工挣钱,由两位老人操持这个家。

二楼的小房间里,林茜、林丹正在看电视,这是她们暑期最主要的消遣方式。房间对面的楼梯口,有一扇半人高的不锈钢小门,小门一关,孩子们就不能下楼。看着这扇小门,奶奶满是无奈:“因为家里还有一片龙眼林,打药时必须夫妻俩一起去,所以只能把门关上,让大的带着小的在二楼玩,等我们回来才能下楼。”奶奶说,田里还种了一些香蕉,摘了到镇上卖贴补家用,因为担心孩子,她往往都是以很便宜的价格尽快卖掉,然后急匆匆赶回家。

80后志愿者翟宁,前两年刚刚当了母亲。中午开饭时,翟宁从厨房腾出手来,抱了小林丹一把,结果孩子就再也不愿离开她,吃饭时也要依偎在翟宁身旁。爷爷看着这一幕入了神,奶奶则眼圈发红,起身出门抹去眼角的泪水。

“两个孩子都很渴望妈妈的爱。”奶奶说,上学期,林茜的语文老师专门来反映说,孩子上课会走神,而且在念课文中的“妈妈带我们去公园”时,特意改成了“爸爸带我们去公园”。小林丹还不懂“妈妈去天堂了”的含义,时常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从天堂回来?”

相近的年纪、相同的厨房忙碌的身影,让小林丹把翟宁当成了妈妈。从早晨到中午,翟宁成为两个孩子的“临时妈妈”,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安慰。

付出真情,才能走进留守儿童的心

记者在后卓村看到,村委会的一间大房子里坐满了几十位小朋友,正在聚精会神地画画。原来,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的志愿者们正在这里给村里的小朋友上美术课。平时难得上一节美术课、音乐课的乡村孩子们,愉快地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

这次艺术支教活动有8天时间,72名志愿者分别到西天尾的渭阳、汀渚、后卓、后浦、龙山等5个村庄,教孩子们艺术课。志愿者们真心诚意的付出,在第一天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一位后卓村的志愿者说:“早上坐车过来,看到孩子们都已经早早地等在门口了,好感动!”另一位龙山村的志愿者说:“孩子们好贴心,一早带了一大袋刚从自家荔枝树上摘的荔枝给老师们,大家当场就被感动到了。”

感动的背后,是志愿者们连续5年的接力付出。“从2011年帮扶2个村,到今年5个村,虽然志愿者们一茬又一茬地毕业了,可这个传统一直传承了下来。”正是这种长期的深入和坚持,才得到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拥护。7月15日晚,当孩子们用一场汇报演出与志愿者们分别时,现场依依不舍:“支教的最后一天,小朋友冲过来给了一个大抱抱,感觉好幸福!”“就这么结束了,大家虽然辛苦但都舍不得这群可爱的孩子。”……

从大学生们艺术支教的实践中,莆田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也收获了有益的经验。因此,在当天的“爱心之旅”结束后,“红马甲”们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将定期送上关怀。留守儿童离别时的眼神,就是对下一次关爱活动最有力的召唤——当天下午1点多,当记者和“红马甲”们离开郑琳家时,她和奶奶送出门口,拽着奶奶的衣角,挥着手说“再见”,眼睛里却写满了不舍和期待。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4-24松溪民间义工队:美丽红马甲以爱的名义集结
  • 2015-04-14他们穿义工红马甲拍婚纱照
  • 2014-12-12志愿者“红马甲、小红帽”助力漳浦文明交通
  • 2014-04-24闽南师大"暖心红马甲"引领青年志愿服务 践行群众路线
  • 2011-11-07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 四千英语志愿者服务广交会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