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龙岩> 永定区 > 正文
“五城同创” 助推永定转型升级加速度
http://wmf.fjsen.com 2015-08-03 17:19:37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8月3日讯(通讯员 马斌)7月27日,在龙岩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永定区领取“第四届省级文明县城”奖牌。7月6日,永定获评“省级文明县城”,当月1日,该县还获评“省级生态区”。

长效机制 “五城同创”强力推进

相隔5天,两项荣誉的摘得,标志着永定“五城同创”取得成功。

在加快转型升级的时代大背景下,永定提出了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但转型面临重重困难,如何把握机遇、突破瓶颈?在2013年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时,永定区委区政府提出同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城”“省级森林县城”的“五城同创” 目标,推进五大城市体系的建设,助推全县转型发展。

“五城同创”是一项长效工程,为推进创建,永定区把“五城同创”作为一件重要工作来抓,区委书记刘先裘亲自挂帅,任创建组长,重大问题及时决策、重要工作及时部署。如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时,该区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宣传部部长任常务副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机构,确保“创卫”工作有效推进。

正是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该区各项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2013年11月29日,永定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2014年1月6日,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同年12月23日,被评为“福建省森林县城”。

创城兴业 破解产业转型困局

7月1日,位于城区的永定互联网产业孵化园暨军民融合创新孵化园开园。孵化园聚合了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具备“孵化、提升、加速”培育扶持功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已有46家电商企业(含个体户)入驻。   

汽车机械制造业是永定产业转型所培育的新兴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曾经一度支撑永定县域经济发展的煤炭等传统资源型产业,因不可持续及带来生态破坏,被严格限制,但也导致了永定发展减缓。为破解产业转型之困,永定区委区政府提出“双龙齐舞、五马奔腾”511产业发展工程(机械制造、文化旅游、传统矿业、高科技信息产业、光电光纤产业、商贸物流产业、现代农业),助力产业实现新跃升。

“五城同创”在助力产业转型方面,品牌效应凸显。在“省级生态县城”考核验收时,考核组认为,近年来,永定转型升级颇有成效,实现了绿色发展。目前,永定的资源型产业比重由原先的80%下降至54.2%,机械制造业已经跃升为永定第一大工业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方面,文化项目花香蝶来,先后引进梦幻土楼、客家古镇等34个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200多亿元。土楼景区游人如织,据统计,上半年,旅游总收入19.49亿元,逼近20亿元,同比增长16.1%。

涵养文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7月26日,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邱荣举等17名台湾文化学者到永定,同永定客家文化研究学者一道,就如何进一步共同挖掘两岸客家文化作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永定区委书记刘先裘对产业转型提出:“转型首先要转理念,我们的发展理念由卖煤炭、卖石头、卖土地向卖空气、卖生态、卖文化转变。”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永定在“五城同创”过程中与永定客家文化相融合。如在省级园林县城创建中,城市立面改造工程便是以土楼原色为主色调,街道路灯造型以土楼为模型,与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相一致。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中,客家家训馆成为永定创建的一大亮点。

永定坚持立足优势,打响客家文化牌。大型交响乐《土楼回响》、大型原生态歌舞集《土楼神韵》、歌剧《土楼》组成的“土楼三部曲”开创了“让文化舞动土楼”的新局面;舞蹈《迎春牛》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银奖;央视马年公益广告《筷子篇》反响强烈;以土楼为背景的年度贺岁大片《一步之遥》隆重上演;开办全国第一家客家家训馆;成功举办第四届海峡客家(永定)风情节……永定客家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

春风化雨 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永定区认为“‘五城同创’最终是为了让群众共享创建成果,更好地为民、利民、惠民。”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该区围绕构建“山水园林式旅游宜居城市”目标,加强城区市政基础设施、绿化亮化、服务管理、街景文化和休闲健身设施建设。建设了沿河两岸、沿街主要建筑物、广场、公园等夜景景观工程,完成了古镇人居板块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创建“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永定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新增城市公共绿地6万多平方米;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2.6万亩,造林绿化6.4万亩;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各流域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据统计,去年,全区社会民生事业投入达15.9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5%。今年该区又提出将新增财力70%以上投向民生建设。(龙岩市永定区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