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举步有礼 行路不难
http://wmf.fjsen.com 2015-07-30 10:03:22 刘见闻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见闻)一段时间以来,福州三角井丁字路口开启了活动铁栏。红灯亮起时,在斑马线两头的两个活动铁栏由辅警拉起,拦住行人和非机动车,阻止他们乱闯红灯、占用车道等待红灯等行为。这样一拦,效果的确不错,交通秩序好很多,也安全。

“举步有礼,行路不难。”管理虽然有效,但记者心里总不是滋味。如此之“礼”是被强制出来的,难道红灯就挡不住行人的脚步?记者上下班经常经过这一路口,原来这里是由两个人拉起绳子来拦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现在管理升级,使用上了活动铁栏。既然有了基本的交通设施,就应该自觉遵守,何必让管理者还要多此一举,而且高峰期还要多好几举,不仅加大了管理成本,还浪费人力物力。

行人和非机动车不守交通规则的这种现象,在许多路口都普遍存在。想必许多人都有同感。这些行人和非机动车究竟怎么啦?难道一分钟甚至几秒钟都等不及?记者注意到,当人行道的红灯亮起时,闯红灯的只是个别。大多数人还是在等。但等待红灯的过程是很着急的,一些人总是进入斑马线侵占车道在等,不仅严重影响车辆,特别是拐弯车辆的通行,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这种不守规矩的行为不改变,投入再多也无补,也不现实。难道各个路口都要设起活动铁栏?时下,人人都在抱怨交通拥挤、行路难,但许多人却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许多交通拥堵是人为造成的,管理部门下再大力气也难以见效。近来在福州许多路段,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又设起了护杆。多年前,这些护杆已被拆除,用标志线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各行其道,由于起不到作用,护杆又重新设立,但效果并不理想,还是有许多非机动车骑入机动车道,反而更不好走,也更堵。增加了管理成本,又起不到预期作用。

不守交规的现象依然处处可见。记者对此见怪不怪,更在意的是它背后的原因。记者一直在思考,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人的素质问题,多数发生在外来人员身上。但据记者观察,在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当中,不乏看上去也挺有素质的,有的温文尔雅,甚至有的还是干部模样。思来想去,也许是个行为习惯问题。行为习惯有时与素质并非存在一定关系,它大多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习惯成自然,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但行为习惯归根到底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改变这种不良习惯,要靠引导和约束。当前普遍采取的办法,一是教育引导,但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难以立竿见影;二是加大人力、物力管理的投入,但这也不是最理想的办法。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这一措施还属于“人治”,根本管不过来。

时代在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也在发展。怎样注重和提升人的文明素养和思想境界,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群众是创建工作的主体。创建为民、创建靠民。要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整治不文明行为,主力军还得是群众。对此,记者认为,应该发动群众来阻止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可通过组织志愿者上街劝导不文明行为,并设立公众平台进行曝光。如上海发动市民巡访团、市容“啄木鸟”队伍、文明劝导志愿者等,开展巡访、查找、劝阻不文明行为活动,并曝光一批反复劝导、屡教不改顽症陋习者,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再者,应建立自然人不文明行为档案,对不守交规等不文明行为记录在案,同时,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将个人信用记录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确定,对有不良记录的人在信用、公共待遇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限制和惩处,以达到对不文明行为的约束。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7-29城厢:干部职工不文明交通行为纳入创建考核内容
  • 2015-07-16加强文明交通管理 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 2015-07-16永春县举行“文明交通你我参与”文明交通劝导活动
  • 2015-07-16原创评论:交通文明何须烈日“烤”验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