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学生家长更需要接受抗挫折教育
http://wmf.fjsen.com 2015-07-24 17:15:41 蔡正青 来源:芜湖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6月8日高考结束。辽宁大石桥市一名于姓考生10日凌晨离家出走,14日他的遗体出现在河中,警方认定其自杀。另据报道,6月13日,大连一位高考生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22日,一名四川考生查询成绩后,割腕、喝农药自杀,而她的成绩离理科三本线仅差6分。对于高考失意学生轻生的悲剧,数位接受采访的心理专家及中学校长说,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现实生活中也有部分青少年因为一些小事而选择轻生,这说明高考失意学生群体心理状态堪忧,凸显了教育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以及抗挫折教育的缺失。

高考揭榜,意味失意考生灾难的来临,接二连三发生的因为考试失利而选择轻生的事件,不能不叫人忧心忡忡,发人深省。

人生好比一场马拉松比赛,高考才刚刚拉开这场人生比赛的序幕,高考失败了,人生就失败了?未必。那只是暂时性的落后,其实,现实中高考失败然后反超的例子不胜枚举。高考失败,算不了什么,何必耿耿于怀,将高考成功与否看得那么重?只有鼓足勇气重整旗鼓才是。高考失败就轻易的退场,就是懦夫一个,是一种极大的屈辱。高考失败就寻死觅活就大错特错了。

高考失意轻生,将生命之重看得如此之轻,情何以堪?轻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生命未必属于拥有生命的本人,生命属于父母,属于家庭,属于爱他的所有人,人的生命是大家共同拥有的。高考失意轻生不是大义凛然,不是一了百了,是无情无义,其实,根本就不配到世上空走一回。

笔者认同,高考失意即轻生缺少教育,特别是抗挫折教育,"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困难就这样容易被击垮,实在是可笑可悲。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得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教给他们书本知识,还要教给他们社会知识,同时,训练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尊重生命,这样才能正确面对将来的社会。

仅有针对孩子的教育还不够,实际上还需要有针对家长的教育,比如,抗挫折教育。在中国的家长眼里,似乎孩子都是为高考而生,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几乎竭尽所有,豁出去了。高考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全家人齐上阵。家长在陪护孩子参加高考时,甚至比孩子还紧张,有家长紧张得晕倒在考场外。孩子的高考似乎被认为是家长的唯一,是其全部。孩子的高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可以说,这既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家长自己,或者是为了家长那点可怜的脸面。家长们不妨算一笔账,即使高考扩招,高考升学率还不是百分之百,即使升学率百分之百,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差距不小。既然高考是甄别考试,就必然有竞争,要分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不少家长根本不了解孩子,盲目地要求孩子,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家长首先要能输得起,赢得下。"不为物喜,不以己悲。"家长只有坦然面对孩子的高考,做孩子的坚强后盾,才有可能使孩子正确的面对,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将来的学习和生活。(蔡正青)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