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打造“互联网+道德”要有用户意识
http://wmf.fjsen.com 2015-07-24 16:56:46 浅冰 来源:惠州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当前广为大家热议的“互联网+”,主要还是指传统经济领域与互联网的全面“联姻”,以此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与活力。“互联网+”经济,是以信息科技发展,推动“物质文明”进步;同理,我们也可引入“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互联网时代物质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中国文明网)

马化腾对“互联网+”思路的解释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能够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如今,网络技术日臻成熟,它像一列快速前进的快车,已经“搭载”着工业、金融、商贸、零售、医疗等“乘客”进入了新的站点。“互联网+”也成为跨家合作、传统产业搭载网络便车的代名词。

“互联网+”同样可以给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良好机遇。主要表现在,利用网络快捷传播特点传递道德价值,凝聚文明力量;通过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功能,能够更好地储存、搜索人们“道德档案”,让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道德资产。

“互联网+道德”有巨大发展潜力。这几年,网络在社会道德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利用网络打造起来的社会诚信体系,让不信者寸步难行;中国文明网好人365(其中包括微访谈)、凤凰网“暖新闻”、“五网联盟”等网络平台,成为弘扬社会美德大舞台;正在进行的“点赞模范”活动,以及平时网络上开展“文明征集”等活动,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线;“志愿服务APP”“雷锋超市”等网络平台,成为凝聚美德、传播文明的重要力量。

俗话说,几家欢乐几家愁。利用互联网进行文明建设,有的受到热捧,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有的则“虎头蛇尾”,热闹一阵之后便告沉寂。缘何?

笔者认为,“互联网+道德”不是“互联网”和“道德”的机械叠加,而是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才能产生“1+1>2”的良好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有足够的“用户意识”。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