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是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我们身边,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随地乱扔垃圾、乘车不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中国式过马路等等,这些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不胜枚举,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文明形象,有的甚至被贴上了国家的标签。面对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近日,我在乘坐大巴返回银川的途中,有一对青年男女在看手机。当时正值中午,乘客都在休息,但他们二人毫不顾忌别人的感受,直接用外放音响大声的看着视频,旁若无人地说笑,严重影响了大家。但对这对青年男女的行为,大家的反应确是出奇一致的安静。就连坐在他们前排的我,也是一味的忍耐、忍耐、再忍耐。看似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也在不断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件“小事”。一日我和家人在一面馆吃晚餐,天气很冷,小店的一扇门又坏了,所以大家进出时很自觉的随手把门关好。这时进来一伙人,进门后直接扬长而去,根本没有想过关门。冷风呼呼地刮着,吹向店内的每个人。无奈,我起身把门关好了。过了一分钟,又进来两个人,也是这一伙的,横冲直撞地进门,吵吵嚷嚷地加入朋友中,依旧没有伸手去关一下店门。这时,旁边一个青年小伙子对他们说:“请把门关上”。不知是太吵没听清,还是不愿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伙人中的一个问:“你说什么?”那个青年又说了一遍:“请把门关上。”面对义正言辞的青年,在注视了足足一分钟后,那伙人中的一个人走到门口,关上了门。
很小的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才能让我们进一步提高个人素质,维护社会文明形象,尽最大的力量支持文明社会进步。
![]() |
![]() |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