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泉州> 泉港区 > 正文
泉港区:创建“无违建区” 打造宜居新城
http://wmf.fjsen.com 2015-06-11 16:41:43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拆建结合 宜居新城焕新颜

“这里以前一片荒芜,现在变身为公园,建了广场、绿道,成了我们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家住山腰街道陈庄村的庄秀玉,对于家门口的锦秀公园,言语中透着欣喜。

位于泉港2.5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的锦绣公园,所在地原来是个面积不小的盐碱地,存在不少“两违”建筑、畜禽养殖场所等。2011年起,泉港区开展锦绣公园景观综合整治工程,在拆除两违的同时,投入1亿多元,高标准建成公园和广场,如今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锦绣湖的华丽转身是泉港区坚持“拆建结合”的一个缩影。在宜居环境建设中,泉港区始终把“两违”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绿化美化、内河整治等同步实施,做到拆建结合,集约节约用好土地,力争拆一处、改一处,建一处、成一处。比如,在郭厝溪综合整治行动中,泉港重拳出击,拆除占压河道的鸡棚鸭舍、临时搭盖等“两违”建筑,并投入约1亿元建设防洪排涝、市政景观、绿道等设施,恢复了一溪清流。

此外,为盘活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泉港坚持规划引领,分门别类利用好“两违”拆除后腾出的土地,宜耕则耕,宜绿则绿。截至目前,共腾出土地22万平方米,用于重点项目、美丽乡村、耕地复垦及民生工程建设等,达到效益最大化。

疏堵有方 让群众住有所居

在“两违”综合治理中,泉港坚持疏堵结合,健全疏导机制,充分保障群众的合理住房需求。

该区通过进一步优化审批渠道,修订完善个人建房审批办法,降低审批门槛,缩短审批时限,主动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手续申请建房,改善城乡住宅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等群众的居住条件。据统计,2014年来,全区共审批个人建房2119宗,保障群众住有所居。

同时,该区以石结构房屋改造为契机,制定《加快推进城乡石结构房屋改造(2014—2018年)工作计划》、《泉港区加强石结构房屋就地翻建改造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科学规划、以点带面,积极打造一批试点和示范片区,确定15个区级石结构房屋改造示范项目,并计划于2018年年底基本完成约1173万平方米的石改任务。此外,该区科学编制镇村规划,多种方式保障群众“一户一房”,先后完成滨海新区、岩山片区等规划编制,全面推进锦川小区、聚福小区等安置区建设,满足群众的住房需求。(泉州市泉港区委文明办供稿)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6-08泉港区“三结合”开展“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
  • 2015-06-04泉港区举办“传承好家风·关爱暖童心”系列活动
  • 2015-05-28泉港区:微信传递爱心 点燃生命之光
  • 2015-05-28泉州市泉港区美发中学 郭嘉仪
  • 2015-05-27泉港举办“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中华美德”展演活动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