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成才道路多元:民众多角度看高考
http://wmf.fjsen.com 2015-06-11 08:42:50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7日,在上海第五十四中学考点外,一位考生(左)在进场前与家长拥抱。

8日下午,在重庆市綦江区綦江中学考点,考生将准考证抛向空中,庆祝高考结束。

9日,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部结束。今年中国有942万考生踏入高考考场。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便被赋予一种“改变命运”的色彩。然而,在经历几十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竞争后,民众对待高考的态度变得多样化。

陈先生常年在上海工作,爱人和孩子生活在太原。为了陪孩子高考,每年只回太原两次的他今年专门向公司请了假。“高考对于孩子来说很关键,我应该陪着她一起过。”陈先生说。

尽管如此,陈先生并不认为高考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我不想让她在高考上背负太多压力,只要努力了,不要纠结结果,享受过程就好。”陈先生说,通过多年在外打拼,他体会到人生的道路很长,高考的成败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

对比每年在高考考场外等候的家长人数,也可以看出人们心态的变化。在太原五中考场外执勤的张警官告诉记者,往年开考前都有一大群家长围在校门口,警察忙着维持秩序。今年陪考的家长明显少了。张警官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对待高考的态度。”

在中国,一些创业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让家长们相信高考并非孩子唯一的出路。中国也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大众创业,为孩子成才搭建多元立交桥。

尽管如此,高考在中国的地位仍然难以撼动。而比学生更加紧张的则是家长。“孩子辛辛苦苦十几年,如果高考没考好,这十几年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太原人郭女士说。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高考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以后的道路。为此,中国政府大力推进高考改革,保障高考公平。如备受争议的高考加分项目今年“大瘦身”,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也将从2014年的95个陆续减少到2018年的35个。

专家指出,政府一方面应该继续推进落实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转变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作为重点;另一方面也应引导学校、家长和学生理性对待高考,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成功成才的道路更多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