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漳州> 漳浦县 > 正文
原创评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生出彩的重要意义
http://wmf.fjsen.com 2015-04-24 16:54:36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4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建智) 千年前,先贤就推崇“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清朝末期,有个精彩的故事,孙中山先生从外国留学回来,求见总督张之洞,在名刺上写“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时任一品官的张之洞见一介布衣书生居然用这种口气和他说话,就在纸条上写“持三字帖 见一品官 儒生妄敢称兄弟”,手下将此交给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旋即写出下联传进去“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之洞见此下联,暗暗称赞,开中门迎接孙中山先生。从这故事看出,仅仅十五个字,就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能量,让处于等级森严的封建官僚体制中的一品官开中门迎接一介布衣书生。

    孙中山先生的这一联,让人看到了气度非凡,一代伟人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更是让世人折服,气度非凡与文化美完美交融!早在1910年时,16岁的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作诗《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子敢作声。”这首诗初现其气度非凡,校长李元甫阅后大加赞赏说:“我们学校取了一名建国才”。

    毛泽东和孙中山的这些气度非凡,都建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同时,这些气度非凡的语句也在传承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在孙中山出生前就有的,他加上“布衣亦可傲王侯”就显得不同凡响;《咏蛙》原是清末安徽名士程正鹄的作品,毛泽东改了两句,字里行间就透射着一个胸怀天下的“领袖”形象;沁园本是汉朝璀璨文化遗产,《沁园春》始于唐朝,以它的豪放节律和格构大势受到数百年上流文人的青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把它原本的气势和韵律化作气吞山河的伟人气度和英雄美。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