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在基层)
新华社福州4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刘姝君)碧波如练的沙溪穿城而过,茫茫林海环绕四周。三明,地处闽西北的山区小城,建市不足百年,却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领跑者。
30年前,三明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拉开全国文明创建序幕,随后“满意在三明”、“共建联创”、“好人建设”等一个个首创思路和经验从这里起航,并以“星火燎原”之势辐射全国。
“惠民服务”展现文明
走进三明广场,镌刻在钢架上的“满意在三明”5个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满意在三明”、“满意在医院”……市区随处可见的类似标语,时刻规范着三明人的言行举止。
三明市三元区行政服务中心,是福建省服务大厅面积最小的服务单位。但在每一个对外窗口的背后,却拥有一支由13个部门组成的专业团队提供服务支持。中心主任李圣惠说:“业主办理项目审批,完全可以做到‘送件走人’,中心会为他全程代办项目的证照办理、用地报批、建设审批等事项。”
这样的贴心服务只是“满意在三明”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80年代初,三明在全国率先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开展“满意在三明”活动,逐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购物难、如厕难、住房难、娱乐难等实际问题。
20余年来,这一活动在持续创建实践中与时俱进,内涵不断丰富,特别在民生方面,三明陆续推出“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医疗制度改革”、“宜居城市建设”、“幸福成长工程”等创新载体,城市总体服务功能和社会综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在群众,群众得到实惠多了,参与的热情自然也高了。”三明市委书记邓本元说。2014年,三明公共财政的民生支出比上年增长23.4%,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7.6%。
“好人建设”传承文明
丈量一座城市文明高度的标尺是什么?三明给出的答案是:市民素质向上、向善、向美的汇聚度。
“在三明,只要是做文明的事,大家都很支持。”这是三明“献血冠军”林瑞班的由衷体会。1998年5月,林瑞班发起组建了全国首家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如今会员已从最初的200余人发展到3000多人。
“三明人素质高,是精神文明建设长期熏陶的结果。”三明市文明办主任刘闽华说,2008年以来,三明将“好人建设”列为全市重点工作,发动干部群众从平凡岗位和日常生活中,推荐出一批可信、可敬、可亲、可学的“身边好人”。
在榜样的感召下,更多的好人涌现出来:带着父亲去上学的全国道德模范、原三明学院学生曹飞宇;独自赡养20位孤寡老人的“中国好人”、国家电网清流供电公司女工黄小清;十多年坚持为青山社区40多名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义务理发的“中国好人”庄彩男……
在向“身边好人”学习的同时,三明市还建立了关爱帮扶机制,想方设法为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排忧解难。目前已有34个文明单位与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关系。
“党政军民学”共创文明
都说基层工作不好做,但在三明富兴堡街道东霞社区却轻松不少。每年,不论是街道清理,还是道路铺设,社区共建理事单位驻军某部都会派出官兵,协助居民迅速地将问题解决。
“有了共建单位,社区的事情好办多了,尽管领导轮换,但‘共建机制’接力棒从未断过。”东霞社区主任罗丽华说。
刘闽华说,“党政军民学,共建文明城”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是三明市独具特色的成功经验。1986年,富兴堡成立了全国首家区域精神文明协调委员会,通过党政军共建,铺设了1.3公里的水泥路面,改造了3个农贸市场、4个供煤点和1个公厕。
在富兴堡经验的基础上,三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以“六联六建”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共建活动,将思想工作、社会治安、公益事业、科学文化、环境建设、经济工作等六个方面联合起来,将市区划分为多个共建片区,以街道居委会为基础,以主要企业和机关为骨干,带动各单位共建联创文明城市。
内外兼修,惠民为民,如今漫步三明,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广场、栈道、历史文化长廊,细节中尽展文明城市风采。三明,山区里屹立的文明高地也正将“文明之花”撒向全国。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4-13清流县委党校开展“爱国卫生月”文明创建活动
- 2015-03-31文明创建 应重平时而非“评”时
- 2015-03-30三明市委文明办召开市区文明创建工作季度例会
- 2015-03-23为文明创建献计献策 应用负面清单对不文明行为说"不"
- 2015-03-20晋安区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例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