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祠堂尊教化 继世重家风
http://wmf.fjsen.com 2015-04-06 10:17:43 钟自炜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广东南湾村麦氏祠堂。记者 邓圩摄

安徽歙县许村大邦伯祠。资料图片来源于人民视觉

安徽绩溪龙川村胡氏宗祠。 资料图片来源于人民视觉

明朝正德年间建造的“关王故里”石牌坊。 记者 周亚军摄

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记者 钟自炜摄

广东南湾村麦氏宗祠

开枝散叶忆南迁

下着雨的午后,在麻石巷穿越光阴,梅雨季节浓烈的潮气裹挟着故人故事从历史深处而来。

广州城东、珠江之滨,紧邻黄埔古港和我国四大海神庙之一南海神庙的,是南湾古村。

唐代古运河绕村而过,百年老秋枫、老榕树在村间麻石古道旁郁郁葱葱。村中灰墨色的古巷里,一块牌匾曾经惊动了国内不少专家,老宅横额“初泰麦公祠”,这是李鸿章手迹。说起来这是有一段故事的,牌匾的主人麦子坚是光绪年间御前侍卫,二品大员,曾给慈禧医好了病,后来又在李鸿章手下办洋务,因此有了李中堂亲书牌匾的殊荣。

南湾的旺族正是麦姓。麦氏宗祠是南湾最古老的祠堂,名“序睦堂”,面积638平方米,初建年代不详,清道光辛卯年重修,为三进石脚青砖马头墙建筑。祠内雕梁画栋,壁画有30多幅,还有不少的屏风、对联等。

作为中原汉民族南迁开枝散叶之地,岭南好修祠堂,几乎村村有祠堂。建祠堂共祭祖,成为宗族百世得以相联的纽带。就像南湾村中,即便都是麦姓,大宗有大祠堂,各支派还有小祠堂。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除了麦氏宗祠,还有初泰麦公祠、敬祖麦公祠等。

祠堂肯定是村中最堂皇的建筑,建筑的细节透露出家族实力。踏进麦氏宗祠,引人注目的是客厅天井石阶的7块花岗石,每一块竟然长达6丈。专家说,看这些长石就知道这个族群非富即贵——因为在当时采集和运输这样长度的花岗石没有实力是办不到的。

麦氏大宗祠门前有石鼓,这也不寻常。这里的老人告诉我,其实这不叫“石鼓”而叫“面子”。石鼓基座上往往雕刻上蜜蜂和猕猴、雀鸟和梅花鹿等图案,寓意“封侯”“爵禄”——封侯、爵禄对汉民族的家族来讲果然“很有面子”。

哪种家族祠堂门口可树“面子”?一种说法是凡外出做官的族人回乡才可以在祠堂门口立两面石鼓;另一说是凡立石鼓者,族人中必然是出了举人的。

南湾自然要称“诗书人家”了,至今村人仍引以为傲。“当时读书不用交学费,都是太公给的。所以这里出了好多读书人。”南湾村中老人家说。

无论走到哪里,祖先的风姿遗训已经深植于南迁汉民族内心,宗祠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南湾村,每天总有几个老人家仍然默默坐在古老祠堂的围墙内,守望着祖先留下来的建筑,看家族辉煌的历史和离奇的掌故在光阴间游移。(记者 邓圩)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