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故人:低碳节俭革陋习
轻柔的音乐、菊花、思念墙、默哀、庄严的祭奠仪式……58岁的郑州市民郭莉和姐姐像往年一样来祭奠父亲,原本要去往传统祭奠区烧纸的她们看到了这种绿色祭奠方式,便主动参与进来。按照主持人引导的仪式程序进行祭奠,默哀、净盒、献鲜花、供奉糕点、恭读祭文、鞠躬,整个仪式庄严肃穆。
在四川成都,长松寺的玉兰园里,没有墓碑、没有墓穴,取而代之的是约百个逝者的名字刻在同一块石头上,他们就埋在玉兰树下的草坪下面。草坪外,几株菊花散落在祭祀台上,寄托了亲人的哀思。5年前,四川省共向社会免费提供了560个环保节地墓穴,但申请的人数尚不足200人。如今,仅仅在长松寺,包括草坪葬在内的生态葬已有约4000例。
天津民政部门今年尝试将集体共祭活动推广到社区,在河西区尖山街瑞江花园社区居委会,举办了“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天津市第一、第二殡仪馆分别设置了文明祭奠区,凡不烧纸、不放炮的市民可以免费使用,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关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同时,殡仪馆还设置了天堂寄语、时空邮箱等文明祭扫设施。沈阳回龙岗公墓,在醒目的位置就有标语提示“墓区严禁烧纸、燃放爆竹”。前来扫墓的市民也都自觉遵守,用鲜花、烟酒、食品等代替了传统的烧纸和鞭炮。对有传统需求的市民,墓园还设有焚烧区,进行集中管理。
在辽宁沈阳,树葬成为殡葬新风尚,沈阳市骨灰入土植树纪念林已安葬36万盒骨灰,占全市骨灰入葬数量的一半以上,通过植树代替立碑,绿化面积已达千余亩。前来祭奠的人们带来水桶和铲子,通过给树浇水、平整土地的方式寄托哀思。除了树葬,还有花葬、草葬等形式。此外,今年沈阳市还计划组织37次海葬活动,首次活动已于3月份在大连举行,共有152名丧属参加,报名人数较往年有大幅增长。
5日,记者在江西南昌市瀛上墓区看到,通往墓区沿路销售鲜花和塑料花的商家,生意非常红火,以前这里销售的都是纸钱、冥币等祭品。清明期间,江西首次在全省11个设区市的城区墓园实行 “两禁”,即“禁止焚烧纸钱、禁止燃放鞭炮”。其他公墓、骨灰寄存场所将逐步推行禁止焚烧祭品、燃放鞭炮。南昌市提倡采用鲜花、黄丝带、心愿卡、墓前鞠躬等低碳环保方式开展祭扫活动,对不听劝阻违反规定的,将由公安部门处以最高500元的罚款。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