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道德建设频道> 综合资讯 > 正文
坚持不改中国国籍 87岁旅泰华侨多次回安溪助学
http://wmf.fjsen.com 2015-04-01 10:31:02 刘淑清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旅外77年 坚持不改中国国籍

87岁旅泰华侨陈芳明,多次回安溪老家助学,践行“中国梦”

  27日,泉州市侨联主席陈晓玉赠送陈芳明老人(中)纪念品

东南网3月31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刘淑清 通讯员 李慧东 文/图)流畅的曲线飞扬挺拔,俊逸的燕尾剪出了岁月的流光,这座拥有四对燕尾脊的红砖厝,是旅居泰国的陈芳明老人,每次回安溪金谷镇老家居住的老宅。“燕尾双归”的建筑结构,寄托着老人对燕子归巢的企盼。

77年前,只读了1年小学的陈芳明,跟随父亲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77年来,无论在海外生存遇到多大的困难,陈芳明一直手持中国护照,保留着中国国籍。陈芳明的心也一直念着家乡,多年来倾心家乡助学事业的他,希望大山里的同胞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境遇。

此次返乡5天,陈芳明便是奔忙着榜溪小学重建的事宜。

倾心助学事业

1941年,来到马来西亚槟城3年后,13岁的陈芳明遇上战争与动荡,无奈辍学,和家人到处逃亡。

1944年,16岁的陈芳明举家来到泰国南部,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泰文,还自学机械维修知识。战争结束后,他通过勤劳和机智,积累下第一桶创业基金,先后创办碾米厂、制冰厂、吹塑厂、硬塑水管厂等。

1956年,听闻家乡要建校舍,陈芳明寄来他的第一笔善款。1973年,阔别家乡35年的他,再次回到安溪老家,看到大多老乡还在熬生活,他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改变大山里乡亲的境遇。此后,陈芳明坚持每年回乡一到两次,1987年起,他成立“陈寅炎教育基金”,先后助建金谷医院、溪榜小学、月星小学、由义中学等。每一栋校舍,他都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冠以“勤学楼”“启智楼”,以此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

陈芳明助学的事迹在全国范围内被广为赞誉,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先后14次授予他“乐育英才”牌匾和奖章。2004年,陈芳明老先生还受国务院侨办邀请,到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

安溪金谷镇人赵万超,与陈老相识已有28年。每次陈老回国,他都会充当向导,陪伴着老人穿梭于各个村落,为家乡的公益事业而奔忙。“对于陈老,我是崇拜崇拜再崇拜。”

[1] [2]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3-18莫让助学行善的“校长爸爸”成为绝响
  • 2015-02-26“爱心助学•筑梦未来”圆寒门学子上学梦
  • 2015-02-02郭水来:乐于助学 传递爱心
  • 2015-01-28晋江举行2015年“暖冬行”爱心助学暨“铭恩情•孝先行”宣讲大会
  • 2015-01-22福安民警林炳光:六年爱心助学不间断(图)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