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厦门周末两天18万人次祭扫 倡议错峰出行文明祭扫
http://wmf.fjsen.com 2015-03-30 09:17:39 蔡镇金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一些祭扫点推出赠送鲜花的活动,提倡文明祭扫。

厦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 蔡镇金)上周末,清明祭扫活动迎来小高峰,两天全市超18万人次出行祭扫。市民周末集中祭扫,一些祭扫点附近路口交通压力陡增,车辆蜗行,排起长龙。

本周末清明假期,厦门预计将迎来祭扫大高峰,祭扫点附近交通压力还将更大。各大祭扫点倡议,市民尽量乘坐公交或的士前往祭扫点,错峰、文明祭扫。

上周末,厦门各大祭扫点纷纷迎来今年首个祭扫高峰。一些祭扫点还未到开放时间,就有市民在外等候。昨日上午9时,记者抵达薛岭山陵园门口时,不少市民已经祭扫完准备离开。下午4时,陆续还有市民携带祭扫用品前来祭扫。

人多车多,周末两天,天马山中华永久墓园400个停车位大部分时间处于爆满状态,仅70个停车位的薛岭山陵园,也不得不“谢绝”很多车辆。

记者从市殡葬管理处了解到,上周六厦门祭扫人次6.8万多,周日骤升至11.6万多人次,其中薛岭山陵园共有32760人次前来扫墓,天马山中华永久墓园则为29780人次,安乐园为30000人次左右。

【提醒】

祭扫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

本周末预计将迎来祭扫最高峰。各大祭扫点建议市民,尽量乘坐公共交通或的士祭扫,以免交通拥堵,耽误祭扫行程。此外,尽量错开祭扫高峰期,多数祭扫点表示,祭扫高峰期往往出现在9时-10时,以及14时-15时。

【相关】

119位逝者将集体海葬

据了解,今年厦门将继续举办清明集体海葬,今年共有119位逝者将在厦海葬,规模为历年最大,参加人数再创新高。近年来,参加海葬的逝者数量基本呈逐年上升态势,去年为90多人。

祭祀用鲜花走俏

昨日,一些祭扫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烧纸钱的情况仍有减少趋势。天马山中华永久墓园一工作人员说,以往清明祭扫期间,清理时,纸灰桶总是满满的,今年纸灰桶明显空了一些。

为倡导环保低碳祭扫,厦门多个祭扫点推出了“文明祭扫,赠送鲜花”的活动,市民只要在横幅签名,即可免费获得菊花和心愿卡。这两天薛岭山陵园签名人数达到四五千人。

在一些祭祀用品售卖点,记者看到,菊花、百合、康乃馨等祭祀用鲜花较为走俏,在禾山路旁,一位店主说,去年只卖纸钱,今年自己既卖鲜花也卖纸钱,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鲜花祭扫,纸钱往往只买一点点。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3-27清明期间福建省重点祭扫服务场所将设立应急救助临时服务点
  • 2015-03-27不妨让鲜花祭扫唱主角
  • 2015-03-23倡导文明祭扫生态安葬 泉州市民政局部署清明节工作
  • 2014-12-24冬至祭扫 莆田市民祭拜祖先并自发向烈士献花致敬
  • 2014-04-09泉港峰尾镇:“三大活动”弘扬文明祭扫新风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