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在石狮市湖滨街道林边社区,有这么一家爱心环保站,它专门搜集市民的废旧物品,分类整理后,卖给废品收购站,所得钱款用于帮助他人。环保站成立一年多来,已经捐献爱心款项30万余元。
3月10日,天气阴冷。记者来到林边社区琼林中路附近的一个小巷口,只见不大的空地上堆满了废旧物品,大到旧电扇、旧洗衣机,小到塑料碗盘和可乐瓶罐等;20多位女士正在整理废品,旁边还有一个同样堆着废旧物品的小店,店门上方挂着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心宁环保站”。
在40多平方米的小店里,几位女士也在忙碌着,整理旧衣服、啤酒瓶、废纸皮、破棉被等。过了一会,一辆后挡板上写有“心宁环保站”字样的三轮车满载着废品回来,大伙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废品卸下来。踩车的是一位姓邱的阿婆,她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便和姐妹们一起来整理废品。
“我今年70多岁了,在这里帮忙,就是想力所能及做点善事。”邱阿婆告诉记者,她和几位姐妹以前就热衷慈善公益,常一起去帮助他人。后来她们发现,许多市民对家里淘汰的物品往往不知怎么处理,随处乱扔又不环保。前年下旬,一位爱心人士提议成立环保站,大家一致同意,还配了几辆三轮车。
“我们每天骑着三轮车上门收集废品,现在很多市民都知道我们的联系方式,只要电话一来,我们就上门,最远还去晋江收过。回收的废品变卖后,所得款项捐赠给急需帮助的人。”邱阿婆说,做善事不仅锻炼身体,奉献爱心,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这也是“心宁环保站”名字的来由。
环保站负责人吴绵绵女士介绍说,环保站成立以来,她们已经捐赠爱心款30多万元,大多数捐给了看不起病的困难群众。菲律宾遭遇台风,环保站也寄去了5万元善款。目前,整个社区参与废品回收的有80多人,其中有企业家、房地产开发商。“如果让他们捐钱,每个人拿出10万8万并不难,但捐一次两次可以,总不能无休止地捐钱。而义卖废品则不同,废铜烂铁、饮料瓶、包装盒、淘汰的旧电器等,家家都有,需要的就是有人收集,进行分类整理,再送到废品收购站换钱。这种献爱心活动贵在坚持,更有意义。”吴绵绵说,钱虽然少点,但可以积少成多,细水长流。
陈炳祥是一家制衣企业的老总,工作之余,他开着自己的豪车四处收废品。他说,刚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一些做企业的朋友知道了,以为是我的企业出了问题,后来知道真相了,大家都回家找出不用的东西给我。我现在是全市跑,还到泉港和晋江收过废品。
54岁的蔡纯纯大姐认为,节能减排要从每个人、每个家庭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一滴水、一张纸做起。义卖废品,变废为宝,一举多得。有了社区的支持,大家都在做,没有人认为这样做丢人。
戴清秒大姐已经50岁了,环保站成立之初,她主动提出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记者问其原因,她轻描淡写地说:“我算年轻的,身体也很好,也会骑三轮车。有人打电话来,我跑得比其他姐妹们快些。”
43岁的程研真是一家服装销售机构的老总,工作之余总是在环保站忙活。她一边整理衣物,一边和记者搭话:“这些衣服很多都是全新的,有的吊牌都还在,扔了就是垃圾,不扔又穿不上。我们收来整理好,可以直接送到福利院、敬老院。”
如今,环保站的爱心行为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许多市民主动将家里闲置的物品送到环保站。环保站的房东也免去了店铺租金,社区也在全力支持环保站工作。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3-23古田县举办“学习雷锋好榜样”——为爱徒步环保公益活动
- 2015-03-23南安诗山举办公益演唱会为白血病女孩募捐 3小时捐善款55万
- 2015-03-20公益广告一条街助推文明城市建设
- 2015-03-20厦门市思明区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的公益性养老公寓
- 2015-03-19杏山书馆:一家个人公益图书馆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