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道德建设频道> 综合资讯 > 正文
郭有品诚信经营侨批达48年 经营范围遍布东南亚
http://wmf.fjsen.com 2015-03-23 10:33:23 陈楠 来源:东南快报    我来说两句

郭有品诚信经营侨批达48年 经营范围遍布东南亚

  郭有品发黄的相片被挂在北楼的墙上

东南快报讯(记者 陈楠/文 刘兴/图)构成天一总局的那一栋栋“番仔楼”,就隐藏在漳州角美镇流传村弯弯曲曲的巷子深处。在古时,从那里去厦门岛,搭火轮只要一个小时。以前,天一旗在天一总局厝顶迎风飘扬之时,便会招来四乡邻里,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银信。

历经百年,如今的天一总局蒙上了一层岁月的沧桑。然而,一些华美的浮雕,虽残旧却仍掩不住天一总局彼时的辉煌。它见证了天一批馆的辉煌,也诞生了一个在中国邮政史、中国金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民间侨批局。

天一总局创始人郭有品的第五代嫡孙郭伯龄,每每回到天一总局,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自豪感。古时,祖辈凭借着诚信,将天一总局经营得有声有色。“人在,银信在,诺言在”的诚信精神也永久留存。

郭有品诚信经营侨批达48年 经营范围遍布东南亚

  天一总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总局经营业务所在的北楼保存完好

天一总局,是1880年旅菲华侨郭有品在家乡龙溪县二十八都流传社创办的。那时候的天一总局还称为天一批郊,随后改名为天一信局,并扩大为四个局,流传的信局也就是如今的遗址处,当时就被设为天一总局,厦门、安海、吕宋又分别设立了分局。

从漳州角美镇驱车不到20多分钟就来到了流传村。穿过弯弯曲曲的小巷子,来到了天一总局的陶园前。石门虽已略显残旧,但在一些小洋房的衬托下,显得别具特色。

据郭伯龄介绍,古时的陶园有3000多平方米,建有六角亭、楼榭、假山、猴洞、半月池、百果园等。在当时这样的花园绝对是一枝独秀。

很可惜,如今只能从一些残败的建筑零件上寻找彼时典雅别致的花园踪迹了。陶园里的六角亭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假山和小花园已被后来在院中搭盖的房屋替代。只有门梁石刻上的陶园二字,还隐约透着别致的韵味。

穿过陶园,再绕过几条巷子,天一总局的北楼和苑南楼就闯入眼帘。让人惊讶的是,历经百年,当时天一总局经营业务所在的北楼,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北楼占地4500平方米,为西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是方环形建筑,由南北二座楼并两端围建而成,中有矩形的回廊式庭院。建筑透着浓郁的异域风情。

“那时各种来自海外的侨批汇聚于此,来来往往的人们在这里期盼家书,送出思念,热闹非凡。”郭伯龄说。

郭有品诚信经营侨批达48年 经营范围遍布东南亚

  天一总局建筑透着浓郁的异域风情

侨批来往需求促使天一总局诞生

天一总局,对于郭伯龄而言,是一段值得骄傲的历史。1998年,郭伯龄参加工作之初,偶然间得知了自己与天一总局创始人郭有品之间的渊源。在往后的半年时间里,他每一个周末都会抽时间回到流传村,从80岁的老人那里了解一些天一总局的过去。加之翻阅大量资料,为的只是有一天能将天一总局的辉煌历史还原,并向后人传播。

天一总局的诞生,与当时侨眷和华侨之前有互通银信的需求分不开关系。这种银信合一的家书,名为批,郭伯龄说,批是福建和广东的闽南、潮汕地区对家书乃至一般信件的通称。彼时,广东、福建等省的居民移居东南亚各国日益增多,他们不时托人向家乡捎些信件和银票,由此促使银信合封的侨批和经营这种民间金融邮政形式的侨批业形成。

天一批郊,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郭伯龄说,当时国内并没有设立邮局、银行等。人们只能等待同伴返乡探亲时,托他们代写一些平安家书带回,来回收取一些佣金。这些替侨胞捎银信的生意人被称为水客。郭有品曾经就是水客之一。

由于郭有品忠厚老实、尊老敬贤而且乐于助人,同乡侨民也对他抱有十足的信赖。有了几年水客经历后,郭有品开始受一些富庶侨商委托捎带银信回国,后来还充当起客头。在这些年的客头生涯里,郭有品领悟到了经营侨批的丰厚利润,在1880年时,回到家乡流传村创办了天一批郊,主营吕宋(今菲律宾马尼拉)与闽南之间的华侨银信业务。天一批郊的成立,比1896年成立的大清中华邮政局还早16年。

郭有品诚信经营侨批达48年 经营范围遍布东南亚

  陶园有3000多平方米

诚信经营业务日益增多

郭有品17岁时,到吕宋当上了水客,10年后,回到老家创办了天一批郊,21年后,因传染病去世。在他并不漫长的人生里,天一总局的历史填满了他的回忆。

漳州市芗城区宣传部副部长陈子铭在一本介绍漳州海商的书中写道,“天一批郊创办初期,郭有品自己在吕宋收取侨汇,押运回国,到家后再雇请族人投送。那是充满风险的旅途,疾病、海盗、热带飓风……每一次出行,都可能是不规律的。在行政力量鞭长莫及时,水客的职业操守,便是这一行的信誉保证”。

天一总局在历史上能有这般的高度,与诚信经营之道密不可分。据郭伯龄介绍,在一次押运侨汇途中,船遇台风而沉没大海,郭有品获救后返乡,便变卖田物兑成大银,凭衣袋中仅存的名单款项一一赔偿。自此,郭有品的名望誉满南洋,深受华侨信赖,华侨银信都愿通过天一批郊汇寄,天一批郊的业务日益增多。

陈子铭说,水客们总是用生命在守护对托付人的诺言,如果不幸涉险,水客们或许就需要变卖田园来兑现自己的诺言。“百年后,那些泛黄的侨批,字迹已然模糊,但天一邮戳还在,仿佛是向那些相信他的人证明,人在,银信在,诺言在。”

除此之外,天一总局对顾客的服务也十分周到。郭伯龄说,侨民寄信,信汇部都发给汇款者票根以备查询,总局造册登记,注明第几帮何港口寄发,待收到回信后核销,分局与总局各执一联核查。每次侨批到达后,天一总局便在楼前升天一旗,附近几个村庄远远便能望见,侨眷便互相传递及时领取,未领取者天一总局便于次日投递。遇有远途来寄信往海外者,天一总局还专设休息室提供休息之便或招待食宿。

短短48年沧桑却不失辉煌

郭有品在水客生涯里的诚信职业操守,在后来成就了一个专业化批银运作的跨国行业。

据郭伯龄介绍,天一总局在鼎盛时期,经营范围遍布了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8个东南亚国家,并在厦门、上海、漳州等地设立8个分局。据《厦门海关十年(1892-1901)报告》记载,1889年至1901年,厦门海关共收邮件108570件,汇票93442美元,近一半的邮件是寄往天一总局投递的。每个分局的侨汇总额月均数万元大银之多,鼎盛时,天一总局的年侨汇额达千万元大银,将近闽南地区侨汇的三分之二。

1921年后,由于东南亚一带因战后经济的变迁导致通货膨胀,经济不景气致使侨商经济收入严重受挫,因而歇业回国的华侨日益增多。侨汇不如往昔,外加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天一总局的利润锐减。后来的几年时间里,因为战乱,天一总局又常遭到军政勒借。无奈在1928年1月18日宣布停业,并将分局房产转卖以弥补亏空。

虽然,天一总局的寿命仅有短短48年,但如同流传村如今依然屹立的那座“番仔楼”一样,沧桑却不失辉煌。

郭伯龄说,天一总局是中国邮政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家民间国际邮局,在福建华侨史乃至中国邮政史、中国金融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它完成了银信传送从走单帮(水客)的初级、原始形式,向专业化和企业化商业经营的转换,建立起一整套批银揽收、承转交接、委托分解以及资金头寸调拨的合理机制。

如今,在天一总局的北楼里,还刻着天一总局的闽南语英译“KAYYEWFINTIENIT”,一如百年前的模样。郭有品发黄的相片也被挂在北楼的墙上。相片中的郭有品穿着长衫、留着长辫、淡淡的神情仿佛在向后人传递着诚信造就辉煌的精神。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3-20国家网信办举行婚恋网站依法治理和诚信建设座谈会
  • 2015-03-18让诚信成为3·15最核心内涵
  • 2015-03-18虚假广告让诚信“情何以堪”
  • 2015-03-18“诚信宣言”让诚信深入人心
  • 2015-03-18良法善策 让诚信价值体系落地生根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