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全民阅读”问题时说,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3月16日中国文明网)
去年两会,“全民阅读”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书香社会”的概念。建设“书香社会”,比全民阅读又一个上层次,成为国家宏观战略。宏观战略在实施上要从微观抓起,从每个人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做起。
李克强总理说:“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成为终身受益的财富,这样的阅读真正进入了“书香”的境界,这种境界大概就是“闲情逸致”。建设“书香社会”,就是要逐渐培养国人读书的“闲情逸致”,让读书成为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道风景,书香社会才能更芬芳。
如何让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我觉得,至少应该让人们在阅读中有所启迪,有所收获。所以我很赞同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的观点,他说“不是说多读书就有书香了。”言外之意,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才有“书香”。这恰好讲到了读书的功效问题,顺着他的话理解,读书和阅读之“读”,都应该包涵“思考”之意,而不是死记硬背或者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看纯消谴。对更多的成年人来说,读书未必都要掌握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用书本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进行联想,最后要用到实际中去。读一本书,如果能用到实际中去,哪怕有一点启发,都是收获。而这启发就来自于读书时的思考。
强调思考式阅读,并非否认兴趣,为了“读书”而“读书”,而重在有质量地去“读”,去领悟。有时一则小小的寓言却能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关键就在于领悟。思考式阅读把读书带入一种更深的境界,这种习惯也需要持之以恒地修炼、养成。读书获取知识本身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而全民阅读要形成一种氛围,更需要持之以恒。
深阅读才能品“书香”。社会很浮躁,走得太急容易让人迷茫、焦虑,需要沉静下来读点书,读书可以让人丰富学养,平衡心态,克服焦虑,防避浮躁。不管信息多么发达,读书的感觉,墨香的感觉,都可以让人安静、回望和反思,因而,读书不应该只是兴趣,更应该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把读书后产生的新能量变幻为一种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一种新的能量,这样才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董宏达)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3-17全民阅读让社会更精彩
- 2015-03-12大学生公益募捐图书角:让坪洄溪边洋溢阅读的快乐
- 2015-03-08阅读的“理想国”——当“书香社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2015-02-03撒下幸福阅读种子 海沧"悦读福袋"从厦门传到台湾
- 2015-02-03撒下幸福阅读种子 海沧"悦读福袋"从厦门传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