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已经走进新的春天里,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呢?从表面看,这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从深层次理解,这是对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为,要让精神文明建设渐入佳境,当须持有“三种感觉”。
保持状态感,让精神文明永葆新常态。常言道:“人活着总是要有点精神气”、“ 哀莫大于心死”,表达的是精神文明的力量。一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似乎在反问:人生存在的价值几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动物,是因为人类具有“思想”,而一般动物只有“想法”,思想性在更多时候表现为精神文明。我们常常津津乐道的精神文明,在一些人的狭隘认识里成了各级文明办和精神文明工作者的事,好像与广大公众没有多少关系。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在于,当事人没有追求精神文明的状态感,也不懂得精神文明不可替代的巨大力量。虽然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也能反作用物质,此可谓精神文明的奥妙之处。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徒臂接住高空坠楼的女孩妞妞。根据有关力学推算,吴菊萍用手接住了一个335.4公斤的物体,这在常态下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奇迹就发生在吴菊萍瞬间爆发的精神力量上。事实证明,精神文明再一次让不可能变成了确凿的可能。这就是精神文明诱发出来的状态感,广大网友纷纷为吴菊萍的这种文明状态点赞。
坚持时代感,让精神文明永具创新性。精神文明重在与时俱进,常创常新,因此,时代感就可以成为精神文明创新的一种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精神文明需要创新发展,才能不落俗套,在社会各项事业中保持强大的活力。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普遍公认的一种态度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礼仪文化为例,文明发展至今,如果我们仍用古代那些下跪、磕头、叩拜等封建仪式教育今天的公民,就很难与倡导的鞠躬、敬礼、握手等文明礼仪相兼容,尽管出发动机是好的,但收效并不一定好。在传承孝道的今天,我们倡导厚养薄葬,老人在世时,要努力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幸福指数,让老人们生活得非常幸福;当老人去世后,一切丧事从简,推行环保的火葬、海葬等处理方式。以老人去世后的处置方式,如果按照封建礼教的传统做法,就很难推开今天的精神文明做法,土地资源方面的矛盾会居高不下,甚者愈演愈烈不可调和,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就不会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精神文明必须具有时代感,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把传统的大道理念赋予与时代合拍的崭新形式,方能彰显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秉持使命感,让精神文明永远有实效。精神文明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融入生活、工作和学习之中的实干行为,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造作。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收获成果。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几个人的事,而是公众大家的事,可以概括成“文明创建,匹夫有责”。如果每一个公众个体都做到了精神文明,那么精神文明就会真正落地,产生强大的实效性。每一个人都应该把精神文明建设视为自己修身养性的责任,让精神文明在自己心中埋下种子,扎根生芽,长成参天的大树,甚者枝繁叶茂,最终惠及左邻右舍、荫及子孙后代。精神文明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而是长久大计,需要接力而行。在实践“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从“锲而不舍”、“一以贯之”中,公众读懂了精神文明绝非一朝一夕的速成之事,而是贯穿在伟大事业实践中的永恒动力。
保持状态感、坚持时代感、秉持使命感,“三种感觉”共同发力,就会让精神文明渐入佳境。当社会公众都做到了这些,我们才有理由说,精神文明已经进入新常态,创新发展有活力,创建为民扎根在心。自信源自心志在,何愁文明花满园?在这样一个春天里,人民的心头永远盛开着精神文明之花。(丛胜日)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