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道德建设频道> 综合资讯 > 正文
潘家女儿潘云苓继承医者仁心 希望发扬"明英家训"
http://wmf.fjsen.com 2015-03-10 09:11:43 林鸿胤 来源:东南快报    我来说两句

  潘云苓(右二)在看影像学图片

□东快记者林鸿胤通讯员唐卫红文/图

作为潘家义诊发起人潘明继先生的女儿,潘云苓是父亲医学工作最直接的继承者。她现在是福州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的主任,而这个科室也是她父亲以前工作过的地方。

自从潘家义诊的事迹在央视播出后,潘云苓的工作更忙了,基本每次看门诊都要到下午2点多,晚上的休息时间咨询电话也响个不停。尽管如此,她仍不忘初衷,每天耐心地给患者电话问诊,讲解病情。

门诊经常延迟到下午2点多连午饭都来不及吃

东南快报记者见到潘云苓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她刚刚接诊完一个患者。来到医生办公室后,她熟练地从抽屉里拿出巧克力,“吃点高能量的食物,补充补充体力。”潘云苓说。

据潘云苓介绍,她每周有两个半天要出门诊,从不限号,经常一个上午要看五六十个病人,由于她在每个患者身上花的时间都较多,到下午2点多才吃上午饭是常有的事。因此,临时备一些点心补充能量也是必须的。

此外,潘云苓的母亲施增英怕女儿长期这样会饿出胃病,也像以前照顾丈夫那样,每到云苓门诊时,都会做好点心请人送过来。

而在住院部,医生要照顾住院病人,一般是不接门诊的,但一些老病号也会到住院部找潘云苓,请她帮忙看诊。潘云苓也从来不推辞。她表示,父亲潘明继在时,很多病人跟到家里上门求诊,她现在也是在继承父亲的方式而已。

“自从央视播出潘家义诊的事迹后,好多省外的患者过来就诊,每天打电话来咨询的更多了。”潘云苓说,现在她每天晚上八九点都还在接咨询电话。甚至有一家四兄弟开了三天的车,千里迢迢从宁夏赶过来找她做咨询。这些省外的患者病情一般都比较重,她也不建议他们跑那么远过来找她看病,可以的话最好先通过电话咨询,然后再做进一步打算。

  在肿瘤内科查房

从医二十余载从未有过医患纠纷

潘云苓表示,近几年外界医患关系越来越差,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肿瘤内科,她从医到现在二十多年,科室从来没有一例医患纠纷。

肿瘤内科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医患氛围,潘云苓认为,这是由于她父亲留下来的看病方式与习惯更有人情味。

“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检查设备和仪器,父亲都是用手叩诊,久而久之常用的手指都长了一个厚厚的茧。”潘云苓说,她父亲在看病的时候,还会用聊家常的方式去了解患者的一些情况。甚至有时候还会带饭给外地过来看病的患者。这些看病的习惯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给了她。

“我找过这么多医生,她是最细心最认真最有爱心的一个医生,真的非常好。”林依姆是一名老患者,一提到潘云苓,她就赞不绝口,称赞潘医生看病非常认真。

林依姆表示,其他医生在查房时就拿着听诊器听一下,随便问几个问题,一边问还一边写,问完后单子也开完了。而潘云苓不一样,不仅细心地摸看,甚至在她不了解病情的时候,还给她画图讲解。“现在我就喜欢找她看病。”林依姆说。

潘云苓表示,这种看病方式增进了医生同患者间的关系,让科室的医患关系良好,但这同时也让医生在每个患者身上花费的时间更多,而这就需要额外的付出。

继承家风大学填志愿只填医学院一个

“我爸就是希望我学医,填志愿时就让我填了医学院一个。”潘云苓表示,她父亲非常希望她能够继承衣钵,传承潘家的家规和家风,治病救人。她爸给她取的名字叫云苓,给她哥哥取名叫远志,都是中药名,也是希望他俩能够从医。

另外,她父亲潘明继通过对3万多个临床病例的跟踪研究,对500多种中药和200多种西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筛查,研制发明了一种抗肿瘤药。这种抗肿瘤药还以她和她哥哥的名字命名。2005年,这个花了潘老21年心血的药通过国家审批。为了把父亲的科研成果传下去,惠及更多的人,潘云苓的哥哥潘远志也从香港回到福州创业。

潘云苓指出,除了学医的言传身教外,她父亲留给她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明英家训”(取自潘明继与妻子施增英名字中的一个字):“待人以诚,处世以德;作业以精,求索以勤;奉献为本,服务为尚;礼仪为尊,和谐为贵”,作为子女,她希望能够好好传承和发扬“明英家训”。

如今,潘云苓和她的哥哥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每年潘氏家族春节义诊,他们两人都是主力。

小贴士

潘家义诊

每年大年初二,回老家泉州南安为乡亲们义诊,这是潘明继老先生及其潘姓行医家族坚持了58年的家规。潘明继是国内著名的肿瘤治疗专家,生前为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专家。潘明继的妻子施增英也是一位医生。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女和侄子侄女中有许多人也当了医生。潘家一共有30多名医生,义诊一天,病人最多的时候有上千人。后来医疗条件逐渐改善,病人慢慢少了,但义诊的家规一直没变。现在,潘家的第三代有16个人是学医的。今年,潘明继的孙女潘思宜和他的几个侄孙也来到了义诊现场。潘明继的儿女们也像当年的父亲一样,把潘家的家规、家风传递给家里的第三代。

专家简介

潘云苓

福州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福州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所长、福州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福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福建省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美国EllisFischel癌症中心访问医生。2008年被福州市科协等单位评为“福州市十大魅力科技人物”,2011年获福建省政府颁发的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1988年潘云苓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后又脱产在福建中医学院西学中班学习本科临床专业,以优异成绩获双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福州市第一医院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工作。她是著名肿瘤专家潘明继的女儿和学术继承人,中西医双体系的掌握、多年的临床实践以及在国外的学习交流使她在肿瘤治疗与科研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擅长应用中医的扶正培本法配合西医的放化疗治疗各种肿瘤。协助著名肿瘤专家潘明继教授研制出能全面快速缓解癌症痛苦综合征的抗癌新药——志苓胶囊,对于肺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骨癌、淋巴瘤等有明显的疗效,特别是对晚期癌症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有良好的作用。

门诊时间:每周一、四上午

科室简介

福州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

福州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是我省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的重点科室之一,在中西医治疗肿瘤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该科共设有普通病床和专科门诊,科室长期开展放化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鼻咽癌、食道癌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开展化疗配合中药治疗胃癌、肠癌近期效果显著,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开展介入治疗辅以复方中药注射液治疗肝癌取得满意的效果,开展当代化疗方案治疗配合中药辨证治疗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胰腺癌取得明显效果,对晚期肿瘤疼痛推广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成效显著。在中医中药配合化疗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和增效方面的研究达国内外先进水平。引进和佳HG-2000Ⅰ高频热疗仪,开展恶性肿瘤深部热疗,疗效显著。

该科已故著名抗癌专家潘明继教授首次提出“癌症扶正培本治疗”学说,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的基础,并独立研创中西药结合专利抗癌新药——志苓胶囊(国药准字Z20050297),能全面缓解各种中晚期癌症疼痛综合征。科室独立和协作承担科学研究16项,分别荣获省卫生厅、福州市科委科技奖,其中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科室特色: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肿瘤的药物治疗如化疗、内分泌治疗、诱导分化治疗;肿瘤的靶向治疗如分子靶向药物和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的生物治疗(免疫治疗);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的关怀治疗,包括癌痛控制、心理治疗和支持治疗;肿瘤的体外无创高频热疗;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2-25潘家儿女续仁心 50余载春节坚持回南安乐峰义诊
  • 2015-02-12叶寒辉:“防艾”20年,铸就医者仁心
  • 2014-08-25妙手仁心 泉州“最美医生”许华萍28年好评如潮
  • 2014-06-30王占祥刀尖上的舞者 妙手仁心厦门好医生
  • 2014-06-05陈仲育:仁心仁术 传递爱心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