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文明城市 > 正文
城市“蝶变” 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老泉州”眼中的城市变化
http://wmf.fjsen.com 2015-03-03 15:02:34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一杯茶,一本书,一个惬意充实的下午。 (潘登/摄)

热心公益成风尚

满城皆是好客人

市民陈建国是市区南俊路珍豪呷茶饮店的老板。由于店铺地处市中心,距离承天寺、钟楼、开元寺等知名景点都很近,每天都有很多人在他店门口问,“老板,××地方怎么走?”,有时一天能有几十个,而陈建国每次都耐心向路人指路。

“文明,必须从你我做起。每个泉州人都是泉州形象的窗口,个人良好的言行举止也是泉州的名片。”陈建国告诉记者,近年来,他听到游客说起最多的便是泉州人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他说,虽然这都是小事情,但能反映泉州是座崇尚礼仪的友好城市。

在陈建国的店门口的圆桌上,一直有那么一桶茶,冬天里装的是热乎乎的茶水,暖人身心,一到夏天,则变得冰凉爽口,沁人心脾。

其实,在泉州,默默无闻、免费奉茶的不止陈建国一人。2012年,东南早报发起“请给环卫工设个‘加水站’”活动,许多部门单位、企业个人纷纷响应,掀起奉水潮;同年,早报发起“设救生点防溺水”、“暖冬行动·救助街头流浪人员”、“帮助24个获救孩子回家”、“泉州‘冰点’送温暖”以及“捐冬衣温暖送上高原”等系列公益行动,都有热心的市民、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公益行动,一时蔚然成风。

“现在在泉州,大大小小的爱心事业都有人在做,企业做公益、民间组织做公益、个人做公益。哪里有个贫苦的人遭遇不幸,便有市民自发捐款帮助。泉州真的是一座很有爱的城市。”陈建国说。

【全国文明城市】

自2005年,由中央文明办牵头评选的“全国文明城市”,至今已举办四届,有些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后,持续保持创城力度,经过一次次的复查之后,仍保持着“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而有些在评选不久后,在复查被取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第四批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34个)

省会城市(6个):武汉市、南昌市、哈尔滨市、合肥市、西安市、沈阳市;

地级市(22个):泉州市、威海市、潍坊市、广安市、许昌市、东营市、镇江市、绍兴市、濮阳市、岳阳市、金昌市、三明市、铜陵市、珠海市、株洲市、芜湖市、宝鸡市、无锡市、佛山市、泰州市、温州市、漳州市;

直辖市城区(4个):上海市奉贤区、北京市海淀区、重庆市南岸区、天津市河西区;

县级市(2个):济源市、石河子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3-23厦门召开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座谈会
  • 2015-03-23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 集中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 2015-03-12惠安县再次获评全国文明县城、列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 2015-03-12泉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文明之城 德耀泉州
  • 2015-03-11晋江市启动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