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6日,全国“五四三”30周年工作研讨会在三明召开
凝心聚力谱新篇,新一届创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2年、2013年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三明市分别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12、13名,综合成绩位居全省同类城市第1名;
2014年6月,在全国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专题培训会上,三明市作经验交流;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9家中央媒体对我市创城工作进行了集中宣传。
同年9月中旬,由福建省文明委和光明日报社联合召开的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30周年研讨会在三明举行,进一步扩大了三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朝着文明梦目标前进,三明市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全国“五四三”工作30周年研讨会代表参观三明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
注重实效,提升创建水平
创城重在实效。我市把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与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紧密结合,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努力使创建过程成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的过程,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梅列区江滨社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小区,曾面临公共设施老化等问题。新一届创城工作启动以来,这里旧貌换新颜,老旧的柴火房不见了,腾出的空间成为公共绿地,小区新建了路灯、下水道等设施。
老城破旧小区改造只是三明市创城惠民工程中,突出民生抓创城的一鳞半爪。群众满意,才是三明市文明城市创建的最高标准:
——三明市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保障,探索“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和新农合全市统筹,医疗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坚持每年办好一批为民实事,市精神文明展览馆、市博物馆、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市体育馆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率、配租配售率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并保持动态为零;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办好民生“大”事的同时,三明市从细微处入手,抓好一项项民生“杂”事。
由于农改超等历史遗留问题,白沙桥西路旁,43户商家从好多多超市搬到路边占道经营,这种局面存在,不仅影响居民正常出行,妨碍周边店铺经营,也造成交通安全隐患。三元区委、区政府一方面做足商户工作,另一方面着手桥西市场改造,引导商户“挪窝”,桥西路面貌焕然一新。
和桥西路华丽“变身”一样,“民生蛋糕” 越来越大:大力开展“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等为民利民服务,组织引导供水、供电、供气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近40个部门,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引进“968111”海都公众服务中心,为老百姓养老托老、维修清洗、便民咨询等提供零距离服务;着力解决背街小巷脏乱差、市区停车难、如厕难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事……
汗水落处,有兰芬芳。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项目相继落地,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广大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