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起,邵武市桂林乡开始探索如何更好地关爱留守老人,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之成为邵武市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亮点
精准帮扶贴心 留守老人舒心
11日上午,在桂林乡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中心里,几位留守老人正在开心地下象棋。
东南网2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何兴明 文/图)
临近春节,乡里在每位留守老人家中张贴“致空巢老人子女一封信”,呼吁他们关爱家中的留守老人。
邵武市桂林乡,平均海拔750米,总人口1.2万多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往城市转移。目前,常年留乡人员只有约3000人,“三留守”人员(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中,留守老人857人。
农村留守老人是孤独的守望者,他们有的生活贫困,有的缺少精神慰藉,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从2012年开始,桂林乡探索如何关爱留守老人并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建立详细信息档案,每年拨付20多万元作为关爱基金,并且将关爱活动纳入全乡农村社会治理、平安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直接与乡村干部的工作绩效挂钩,建立长效保障机制。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邵武西南的这个山区乡镇,近距离观察留守老人的生活变化。
建档立案,量体裁衣实现精准帮扶
走进桂林乡,当天正是该乡的圩日,然而,最热闹的乡政府大街上人流量还是不多。一名猪肉贩子向记者诉苦:“以前圩日杀两头猪都不够卖,现在生意不好做,半头猪都卖不完。”
据乡党委书记朱睦兵介绍,猪肉生意折射的是山区农村的现状。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留下“三留守”人员。近九成留守老人的孩子一年只回家一两次,因此大多数老人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他们饮食很简单,基本不买肉;他们普遍要从事农业生产,有的老人70多岁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他们居住环境较差,生病没人照料;他们精神生活单调,大多数是“蹲墙角、晒太阳、聊聊天”。
“留守老人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但是,857位老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帮扶得因人而异。因此,需要对每位留守老人家庭建档立案。”朱睦兵说,2012年起,他们组织乡村干部对留守老人进行摸底,包括每位留守老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生活状况、子女去向等个人信息,为他们建立详细的家庭档案。此外,乡里还组织医务人员为老人进行健康普查,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2-11鲤城区继续开展2015年文明单位与未成年人结对帮扶活动
- 2015-02-10泉州市丰泽区出台建立帮扶和礼遇道德模范长效机制
- 2015-02-04邵武市委文明办春节期间帮扶困难道德模范
- 2015-01-22浦城县帮扶关爱道德模范
- 2015-01-19仙游县文明办牵头县相关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挂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