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11-12期
http://wmf.fjsen.com  2015-02-09 08:44:00 来源:省委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创建思考〕

 

让思想展翅  用脚步笃行

——学习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有感

 

詹勇

 

近来学习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细细研读,颇有感想,深受启发。结合书中提出的“思想脱贫”、“四下基层”、“弱鸟先飞”、“水滴穿石”四个重要观点,就邵武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谈几点感想体会。

创建文明城市首要“创”在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弱鸟如何先飞》一文中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2012年,邵武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时,全市上下反响强烈。有人不理解,有人不赞成,认为目标提得不现实,自卑、自怨、自嘲,畏难情绪比较严重。如今,邵武提出新一轮(2015-2017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如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和自信心,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一文中获得思想的力量——“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邵武经济虽欠发达,但一定要纠正先发展经济、后展精神文明的错误认识,更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创建文明城市,推动的是发展,提高的是素质,优化的是环境,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创建文明城市,就是抓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是抓人的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城市建设和百姓福祉,把创建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重过程、求实效,不走捷径、不做表面文章,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创建文明城市关键“创”在行动。邵武城市文明创建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指标、城市基础设施上,更多地表现在市民素质、城市管理、社会秩序和公共环境上。相对于两个文明发展都上进的沿海城市,确是一只“弱鸟”,振翅乏力,难企高云。“弱鸟”也可“先飞”。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就提出了“弱鸟先飞”的理念。他指出,要敢于正视自身“弱”的现状,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拿出“先飞”的行动要求,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虽然邵武创城弱势明显,但创建工作起步早、起点高、基础比较扎实,可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着力点,进一步化薄弱环节为后发优势,立足实际,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真抓实干,敢于“弱鸟先飞”,同时还要飞得高远。党员、干部带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视现实,坚定信心,积极探索创新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机制、方式和载体,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抓常新、充满生机活力。

创建文明城市重点“创”在基层。“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1988年在宁德地委工作时大力倡导并形成的工作制度。“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是创城的主体,市民的参与程度决定着创城工作的实效。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创建热情,才能保证创建工作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抓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践行“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俯下身来,接好地气,听民声、察民意、访民苦,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真正办好为民实事,发挥好群众在创建中的主体作用。市文明委领导要带头深入基层,实地调研,民主决策,科学规划。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贴近群众抓创建,“多办使群众满意和高兴的事情”,通过创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创建文明城市着力“创”在过程。习近平同志在《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一文中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又必将是‘滴水穿石’的一种过程。面对创建严峻的外部竞争压力和自身的薄弱环节,我们“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步一个脚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实施,要有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要有攻坚破难,真抓实干的坚韧劲,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克服畏难情绪,发扬首创精神,提升创建“精、气、神”,把创建过程转化为为老百姓谋福利、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学习重在实践,贵在运用。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发挥“铁心拼搏,争创一流”的邵武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从思想上脱贫,牢固树立弱鸟先飞的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发挥群众创建的主体作用,以滴水穿石般的精神,切实推动邵武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创建实效。                (作者系邵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15]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