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办文化 构建公共文化新格局
“跟所有新生事物一样,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面临着需要解决的问题”
跟所有新生事物一样,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面临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成都市文化局社文处处长王健看来,当下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政府职能和一些政府官员的观念尚未转变过来。
“让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政府必须先转变职能,由办文化变管文化,实现管办分离。只有政府从具体办文化的领域中退出来,社会力量才有可能走进去。”王健说。
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质仍认识不够。“公共文化为大家,公共文化大家办”应该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标准范式。因此,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不应仅是政府和社会组织,还应包括每一个人。不管是“妈妈家”,还是“3 2读书荟”,基本都是政府投入硬件,社会组织负责运营,而广大志愿者和居(村)民才是各项活动的主体。如果没有个体的参与和支持,任何公共文化活动都是不可持续的。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还面临着一些技术性障碍。比如,“妈妈家”负责人舒畅就反映,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他们每年仍然要交不少的税,这使得他们本不宽裕的经费更显得捉襟见肘。此外,按照现行政策,企业投入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并不能抵税,因此很多企业宁愿把钱投给各种基金会,也不愿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只因投给基金会能够抵税。
此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途径相对单一,目前主要通过向政府出售服务来实现。正如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1月21日所言,下一步要努力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实现路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将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格局”。(韩业庭)
责任编辑:郑思楠 |
相关新闻
- 2015-01-292014年文化产业亮点多 互联网带来再造和升级
- 2015-01-27邵武市金坑乡:“三下乡”走进金坑 群众享文化大餐
- 2015-01-23泉港区“文化惠民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15-01-23马艳兰:传递古田红色文化的“信使”
- 2015-01-23“开漳圣王”文化成台湾民间四大信仰之一
- 2015-01-22邵武市文化三下乡给大竹镇农民送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