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
http://wmf.fjsen.com 2015-01-08 17:28:3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8日讯(福建日报)《中国青年报》上月8日发表胡敏的题为《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的文章: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打造生态文明新常态,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生产关系变革。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保护资源环境生产力基础上的人与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协调。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解决这种生产关系的滞后,要依靠根本性变革,依靠体制改革、制度规范和法治保障。首先是依靠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系统阐述,提出“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就是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给自然生态以必要的人文关怀和时间空间,使自然生产力逐步得以恢复;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考虑生产、生活和资源环境需求,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措施,促进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要强化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逐步恢复我国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江河安澜的自然风貌。其次就是依靠制度和法治,提高生态环境执法的刚性和权威。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实现和谐生态关乎公平与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1-07秀屿区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城区
  • 2014-12-26武夷山检察院: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 2014-12-26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生态市规划通过国家评审
  • 2014-12-25“美丽厦门”建设规划通过 厦生态文明建设将提速
  • 2014-12-11“富美同安”打造生态文明典范 七大工程创国家级生态区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